哪條肌肉最重要?物理治療師:天生我材必有用!

肌肉平均訓練,合作完成動作

「我只想練三角肌、不想練到上斜方肌」

「腰受傷的人,一定要練腹橫肌!」

治療師、教練等在專業養成的過程中,可能會讀到特定的肌肉對哪個功能或動作很重要,例如「旋轉肌群」是預防肩膀受傷的關鍵、「腹橫肌、多裂肌」是一定要練的深層核心肌群等,但有時候常常走火入魔到「過度強調特定一個肌肉的重要性」,而忘了「每一個身體動作,其實都是多個肌群協同出力、配合的結果。」

當問說哪個肌肉最重要,就像是問說球隊、樂隊或公司中,誰的角色最重要。

每個肌肉都有擅長的功能,發揮在不同任務

其實身體的結構非常複雜,從前學解剖學時,是將每個構造、器官、肌肉都區分開來,嘗試探討他們個別的功能,到近幾年,更嘗試用一個整合、整體(holistic)的方式來去研究身體的動作、動作產生的方式。就目前的共識,認為「每個肌肉扮演的功能及角色,會隨著當下的任務或需求做改變」,例如有些曲子是以鋼琴為主旋律、有些則是以法國號,因此大家常說臀部肌群扮演的是「發力、產生動作」的角色,這應用在「衝刺、推蹬」的動作是符合的,但也有可能在「單腳站、下樓梯」的動作時,臀部肌群改為「穩定」的角色,因此,光是一個肌肉就可能扮演多種功能,當考量多個肌肉時,其實很難說誰最重要,因為還要考慮肌肉間彼此交互的作用、功能。

動作當下,出力最多的肌肉最重要?

早期為什麼會把特定的肌肉跟受傷對應再一起,是因為從實驗中發現「受傷時好像跟某一個肌肉出力程度低有關」,例如腰痛的人好像「腹橫肌會延遲出力」、膝蓋痛的人會「臀中肌無力、闊筋膜張肌太緊繃」,最後在安排訓練時會要求「只能練到臀中肌、不可以練到闊筋膜張肌」。但對運動訓練有經驗的人來說,會發現這個理論很難被實踐,因為很難「只用一個肌肉出力」,就像前面所述,每個動作是由多個肌肉協同出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因此,在安排運動訓練或運動治療時,應該避免「矯枉過正」、「完美主義地」要求一定要用哪個肌肉去出力。

以核心訓練為例:「腹橫肌的矯枉過正」

在某個時期,腹橫肌的活化跟出力非常被推崇,因為被認為可以預防下背痛,許多治療師或教練便要求學員或病患在訓練過程中只能用到腹橫肌,其他軀幹周遭的肌群如「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闊背肌」等被視為罪魁禍首,在訓練的過程中不能被啟動或使用到,但在各種日常生活、運動時,其實每個肌肉都有出力在一定程度,就算是動作當下腹橫肌出力 50%、腹直肌 10%,也不能以偏概全說腹橫肌至上,就如同只看到挖土機的鏟有多大、能挖起很重的土,卻忽略器械上的每一個小螺絲。

 

了解設計這個動作、訓練背後的原因,確定這個動作、出力方式是符合病患或學員需求,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矯枉過正」的思維,許多教科書、研究上獲取的知識,需要了解其背後的情境、原理才能加以應用。

 


陳曉謙 物理治療師
陳曉謙 物理治療師

作者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碩士。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NSCA-CSCS)。世大運中華台北代表隊物理治療師。盧彥勳國際網球俱樂部-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希望透過所學,將運動醫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等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所有人。他的部落格: 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