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的營養迷思(下)營養學教授:蛋白質補充過量也會變成脂肪!

蛋白質消化有限度 一餐最多40g

看著場上運動員的表現,是否會好奇這些運動員的身材飲食是如何達到平衡的呢?〈運動員的營養迷思(上)營養學教授:補充營養不只全靠蛋白質!〉中提出了運動員營養的迷思,其實不只對運動員,這些都可以應用在日常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還有哪些迷思需要釐清呢?趕快一起看下去!

 

一、體重外表的迷思

某些運動項目很在意外在身形,教練可能會認為選手看起來更小、更瘦,會得到較高的分數,因此要求限制熱量飲食來減肥。但不當的熱量限制容易導致肌肉和骨質流失,使得運動員因為體重減輕而變得更虛弱。另外要注意的是,執行低熱量飲食後,身體脂肪恢復速度相對於肌肉恢復速度更快,反而得不償失,且反覆的減重行為甚至導致飲食失序(eating disorders)。

想看起來小隻可以這樣做:由於肌肉密度較脂肪高,增加肌肉同時只減少脂肪,運動者可以保持目前的體重,但看起來更小隻、增加肌肉量也會使運動表現提高。

 

二、體重數字的迷思

體重是錯誤的衡量標準,但在許多運動項目仍然是常用的衡量標準。身體質量指數(BMI),即體重身高指數( kg/m²),是作為確定人口超重和肥胖盛行率而製定的,並無法評估脂肪對體重的影響程度。運動員通常有較高的肌肉量,所以可能會被錯誤地描述為肥胖。

運動員應該更重視體組成,而不是體重計上的數字。

 

三、蛋白質迷思

身體利用蛋白質的最大能力是每公斤體重 1.7 克蛋白質 。為達到最佳蛋白質利用效率,人體系統在一餐中只能處理約 30- 40 克(120 大卡)蛋白質,這個也跟個人本來的肌肉組織有關。為達到肌肉建造或修補組織的目的,運動者常攝取超過 80 公克的蛋白質大餐,但由於其中只有 30-40 克可用於合成代謝,運動者自欺欺人地認為單餐中高蛋白質是有助於總蛋白質需求,但其實剩餘的 50 公克蛋白質就作為熱量或是脂肪儲存了。近期雖然有研究指出人體可以單餐利用更多的蛋白質,但這部分仍需更多的研究來支持。就人體的恆定來說,適當分量的餐食、不暴飲暴食,從能量利用、血糖變化與消化器官的負擔來看,仍是最優先選擇。

蛋白質攝取原則:適量分餐次。

 

如果想看更多,歡迎前往追蹤 吃出影響力-營養系劉沁瑜老師 FB 喔!


劉沁瑜 教授
劉沁瑜 教授

作者

劉沁瑜教授擁有十年醫學中心工作經歷後,在大學從事研究、教學,並擔任考選部命題委員。她是少數接受完整臨床營養醫學訓練、具有豐富臨床實務經驗並能進行臨床與基礎研究的學者。在社會實踐方面,她強調實證醫學和科學論證的營養照護觀點,同時也積極參與營養與食品安全相關政策制定、創新創業以及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計劃。 獎項與榮譽:輔仁大學教學績優獎、教學成果獎勵、優良導師獎以及百萬產學合作獎勵等。 著作:《吃出影響力》(2020),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