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中的安慰劑與反安慰劑,是什麼呢?
肌肉緊繃,是反安慰劑
大家對安慰劑效果應該比較熟悉,安慰劑效果白話講就是吃了假藥,卻有實際療效,這在藥物實驗中很常被用來判斷成效。
那反安慰劑效果,大家了解嗎?反安慰劑效果是指出一些信念或預期等心理效果,可能會導致疾病產生。白話說就是在網路社群媒體上看了關於身體健康痠痛的資訊,便覺得自己得病了。
那在物理治療中,這兩個概念又怎麼運用呢?
反安慰劑在物理治療很常見,常見的例子是:「伸展放鬆運動」。
伸展放鬆運動本質沒有不好。可是以反安慰劑的方式引釣讀者點閱,便會給大眾一個「肌肉緊便需要伸展」的概念。
肌肉很緊,臨床能用伸展來治療緊繃的感覺,效果很短暫,或幾乎沒有效。相信在臨床工作的治療師,也不會只有教病患伸展便結束治療。
物理治療師也是醫療人員,也有衛教大眾的責任。治療除了伸展放鬆運動,還有肌力訓練,平衡訓練,增加式訓練,呼吸訓練等等。
單一面向的伸展放鬆運動,並不能給大眾看到完整的治療。
像骨盆前傾,長短腳,身體歪斜等等,也有一樣的反安慰劑效應。當我們找不到確實的致病原因時,很常會把問題怪在結構的異常上。
如果治療師或醫療人員進一步加強這種概念,只會讓病患陷入更深的惡性循環。
呼籲: 當你看到網路上教你的伸展運動,先退一步,思考,大多數肌肉緊繃的感覺,伸展放鬆運動並不能解決。
想看更多圖文?可以到 jamesthephysio 物理治療師的 IG 帳號唷!
其他人也看了
物理治療師教你五個運動,緩解跑者膝(下)
若不幸有了跑者膝,可藉由放鬆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的方法鍛鍊臀大肌和臀中肌,最後用功能性訓練讓身體適應這樣的發力方法,把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動力鏈上鏈......
物理治療師教你五個運動,緩解跑者膝(上)
一般不會直接用壓的方式放鬆的髂脛束,除了會太痛之外,效果也不好,還會影響下肢的穩定性,建議可以改用雙手提拉髂脛束的方式,將側面會痛的範圍輕輕提起,再前後輕輕滑動......
膝蓋外側越來越痛?物理治療師帶你認識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
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隨著跑步的人越來越多,「跑者膝」也在慢跑愛好者之間流傳開來,只要發作了,就只能休息幾天再上路,可是越喜歡跑步的人,跑者膝的通常也會越嚴重......
登入中
James thephysio
作者
James 具有豐富訓練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有著跨運動與醫學領域的背景,試圖結合訓練與物理治療,從醫學角度出發,配合不同的訓練模式來幫助運動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