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屏障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和腸道一樣,這裡也定植著複雜的微生物群落。因為有大量機會同外界接觸,這些微生物在表皮所接觸的外環境影響下,形成了其獨特且複雜的菌群結構,同時也受到人體自身情況的影響。伴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皮膚上複雜與龐大的菌群被逐漸認知,也為它們參與皮膚疾病治療和皮膚日常保養提供了嶄新的有效策略。
根據不同微生物在皮膚表面定植的時間長短,可將皮膚的菌群分為"常駐民"(常駐菌群)與"過路客"(暫駐菌群)。其中"過路客"在皮膚表面停留時間較短,對人體影響也較小,一般為皮膚與日常接觸物接觸時傳遞到皮膚表面的細菌。而"常駐民"是指長期定植於皮膚,已完全適應皮膚環境並產生依賴性,這些可是皮膚的核心菌群。他們中有常駐細菌,包括葡萄球菌、微球菌、丙酸桿菌、棒狀桿菌、不動桿菌等;常駐真菌,包括念珠菌、球擬酵母菌、表皮癬菌、小孢子菌、毛癬菌等。
皮脂腺和毛囊是這些常駐菌群的主要寄居地,形成了皮膚的第一道"生物屏障",在皮膚這個微生態環境維持自身平衡,也能消滅一些有害的外來病原菌。沒錯,在我們自身皮膚的最外層--皮脂膜的外面,是這層微生物組成的"外衣",它們才是我們皮膚的最外層,照顧好它們,對皮膚的疾病與保養至關重要。
有趣的是,儘管皮膚表面菌群的過路客很多,儘管它們在不同人之間和同一人的不同部位之間迥然不同,儘管它們一刻不停地和外界與人在不斷接觸,但總體上它們是穩定的,也就是說常駐的細菌、真菌在對於居住在皮膚哪個位置是有很強的偏好性和個體特異性的。
我們已經清楚,皮膚的最外層是微生物保護層,因此過度清潔除了削弱皮膚的角質層外,特別是一些帶"抗菌成分"的肥皂、洗手液,對皮膚的正常菌群無疑是滅頂之災,極容易造成菌群失衡。但必要的洗臉對清潔面部肌膚、維持皮膚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這裡特別多說一句,洗完臉後擦乾用的毛巾一定要注意定期消毒,保持乾燥,否則極易滋生各種微生物,直接影響人體的皮膚微生物組。
參考資料:
-
Oh J,Byrd AL,Deming C,et al.Biogeography and individuality shape function in the human skin metagenome[J]. Nature, 514(7520):59-64. 2.
-
Grice E A , Kong H H , Renaud G , et al. A diversity profile of the human skin microbiota[J]. Genome Research, 2008, 18(7):1043. 3.
-
Oh J , Byrd A , Park M , et al. Temporal Stability of the Human Skin Microbiome[J]. Cell, 2016, 165(4):854-866.
文章出處:《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
登入中
呂春美 醫師
作者
呂醫師為台灣整合醫學協會理事長、光晟健康集團董事長。她定期舉辦演講,宣揚整合醫學理念。臨床上實際應用整合醫學,治療成效頗受病患信賴,著有《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無飢餓脂切法》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