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能調整腸道菌群,改善人體免疫機能

益生菌激發 殺手細胞抗癌

益生菌為什麼能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三大作用機制:

  1. 調整腸道菌相。

  2. 調節免疫反應。

  3. 增強腸道屏障功能。

 

益生菌可以調整腸道菌群的菌相構成,靠的是抑制壞菌,扶持好菌。持續的益生菌補充,可以幫助腸道內原駐的有益菌擴張地盤,不斷在和有害菌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另外,益生菌還能分泌特有的細菌素(bacteriocin)和有機酸殺死有害菌,如醫生們見了都頭疼的艱難梭狀芽孢桿菌。腸道健康因此就有了保障,這是益生菌維護腸道菌群所構建的生物屏障機制所在。

益生菌作為腸道的忠實戰友,可以協助調節免疫反應。俗話說"病從口入",每天接觸外界病毒和細菌最多的部位不是我們看得到的體表皮膚,而是我們看不到的消化道。腸道在整個消化道中又是重中之重,它的面積攤開來比一個網球場還要大。它必須得確保機體在充分消化吸收營養的同時,不受病原菌和病毒的侵擾,所以腸道是免疫系統最前線的陣地。正是為了勝任這個任務,人體把 70% 的免疫細胞都部署在腸道黏膜周圍,在這裡有其獨特的免疫系統--腸道相關淋巴組織(gut-accociated lymphatic tisse, GALT)。它有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堡壘性質的淋巴組織,包括貝爾節(Peyer’s patch)、腸系膜淋巴結及較小的孤立淋巴 27 濾泡,這些堡壘是各種免疫細胞集結的地方;另一種是騎士般負責巡邏的淋巴細胞。益生菌進入人體後,它可以改善免疫系統的 T 細胞平衡來減輕過敏反應,也可以激發自然殺手細胞毒殺癌細胞的能力,還可以活化巨噬細胞、刺激腸道粘膜上皮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 A。總之,這是益生菌給予腸道這個人體最大的免疫屏障加上的第二道保障。

 

腸道除了上面兩道屏障外,還有自身粘膜上皮細胞構成的機械屏障,又稱物理屏障。上皮細胞之間由各種連接蛋白確保屏障之間緊密連接。千萬別小看這些連接蛋白,如果出了問題,就會出現腸漏症,也就是腸子裡的東西會漏到身體內。當未完全消化的食物、細菌或者毒素進入我們血液循環中,就會引起慢性發炎和免疫系統的連鎖反應。益生菌在幫助構建腸道機械屏障的作用在於它能利用糖類,產出更多量短鏈脂肪酸,這些是腸道上皮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腸道上皮細胞的新陳代謝、修補替換都要靠這些能量供應來穩定粘膜功能;保證腸粘膜完整性。

益生菌分泌的這些短鏈脂肪酸,也是維持腸道酸性的重要來源,有些短鏈脂肪酸還能破壞某些革蘭氏陰性菌(有害菌)的細胞壁,也算是支援腸道抵禦病原菌的第四道屏障--化學屏障。酸性的腸道環境對維持菌群平衡至關重要,也是腸道健康的基本保障。

 

總之,正是有了來自腸道菌群、腸壁上皮以及免疫系統的重重保護,腸黏膜屏障才能成為有效防止微生物侵人體的強有力防線。益生菌也很好地穿插在其中,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三大機能,為機體免疫系統做著屬於自己的貢獻。

 

參考資料:

  • Sharkey K A, Beck P L, McKay D M. Neuroimmunophysiology of the gut: Advances and emerging concepts focusing on the epithelium[J].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18, 15(12): 765-784.

 

文章出處:《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


呂春美 醫師
呂春美 醫師

作者

呂醫師為台灣整合醫學協會理事長、光晟健康集團董事長。她定期舉辦演講,宣揚整合醫學理念。臨床上實際應用整合醫學,治療成效頗受病患信賴,著有《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無飢餓脂切法》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