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好人症候群嗎?勇敢做最真實的自己!

渴望認同 對反對過敏? 當心好人症候群

為什麼當好人?

來自於童年經驗的「毒性羞恥」,這是一種信念,認為自己本質上的不好、不值得被喜歡,不只是做了不好的事情,而是從心底深處的覺得自己差勁。

其實不只是男性,女性常常也有這樣的狀態;毒性羞恥,會讓人從內在深處的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很差勁,所以只能當好人, 來換得其他人的認同與喜歡。透過討好、取悅他人,當個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去成為「自己想像中」他人所期待的樣子,似乎這樣就會受到認同、被接納。

 

好人特徵

  1. 樂於付出、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2. 渴望認同,敏感於反對的聲音。

  3. 避免衝突、壓抑自身感受。

  4. 隱藏自己認為的缺點。

  5. 追求完美,把事情做好。

  6. 無法將自身需求擺第一。

  7. 情緒隨著伴侶(重要他人)波動。

 

當好人,不好嗎?

想當好人,有時來自一個信念:「只要人夠好,就會被愛、需求就會得到滿足,人生就很圓滿」。但常常無效,這時只會更努力當好人,最後讓自己很無力,「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不會被喜歡?」

所以,當好人有時是一種生存機制, 為了確保自己被喜歡、被認同, 滿足内在需求,並好好地活下來。

 

不當好人,就會很爛?

極端的另外一端仍是極端,改變好人行為模式,不等於『壞」,而是轉向心態健全。心態健全=接受自己的每一面。

 

其實,做自己也是可以的

因為當自己從內在的喜歡自己時,才會相信他人也會喜歡自己。

心態健全特質:

  1. 有自我意識,喜歡自己。

  2. 可以自己滿足自己的需求。

  3. 清楚、直接到表達自身感受。

  4. 練習設立界線,不害怕衝突。

  5. 付出與幫助他人,但不是來自於討好。

 

不必為了被愛、被欣賞、被滿足,一直嘗試變成別的模樣,只需要做你自己。-Glover

 

原文出處


莊芷昀 心理師
莊芷昀 心理師

作者

莊芷昀諮商心理師,現為頂溪心理諮商所合作心理師、大專專任心理師、台北法院合作心理諮詢師;希望分享諮商工作的觀察與隨筆,讓大眾從文章中獲得療癒,重新梳理心裡的事。歡迎追蹤臉書粉絲頁:心裡小心理。Instragram:@murmur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