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來解答:「美國仙丹」關於類固醇的 5 大迷思
說到「類固醇」,各位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覺得害怕,還是會聯想到黑藥丸?之前曾有報導指出中藥的黑藥丸裡被參雜了類固醇,在不當使用類固醇會出現副作用,因此會民眾感到怕怕的。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其實這個名稱所言不假,類固醇的效用很多,例如:氣喘緩解、關節炎、止癢及免疫疾病控制等,都會用到類固醇,因此有著仙丹的美名。
但是,類固醇不是不好的藥品,在醫療上類固醇是種用途多且效果佳的藥品,只是因為使用不當才會令人感到怕怕的。
類固醇的給藥方式多元,可以用吸入、口服、打針、眼藥水及藥膏等形態,因此對於不同疾病都能妥善地給予治療。吸入劑型常見於過敏性鼻炎(鼻噴劑)或是氣喘(氣喘吸入劑)等;口服常用於消炎或止痛用途;打針可分靜脈注射及局部注射,靜脈注射可用於急性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問題等,局部注射常用於關節注射,用於消炎止痛用;眼藥水用來治療眼睛過敏、結膜炎等;藥膏用於蚊蟲叮咬、止癢的用途。
類固醇常見的副作用有:體重增加、水腫、月亮臉、水牛肩、骨質疏鬆、皮膚變薄、影響免疫等,副作用與「使用劑量」和「使用時間長短」有關,當使用劑量越高、使用時間越長時,發生副作用的機率也相對變高。
以下整理五點類固醇的使用迷思供民眾參考:
一、類固醇副作用很多,擔心吃了胖了回不去,不要吃最好
類固醇在醫療上頗具效果,在醫師處方的適當適量下,不會有明顯的體重增加,建議在必要的醫療時,應依醫囑使用類固醇。
二、氣喘吸入劑含類固醇感覺比較危險,用口服比較好
氣喘吸入劑是吸入給藥,是局部使用類固醇,相較於口服使用的全身吸收,局部使用劑量較低且可避免全身性副作用,是目前需長期控制氣喘者較安全的劑型。
三、類固醇是美國仙丹,效果好,萬病皆可治
類固醇雖然用途廣,但會影響水份及電解質的平衡,讓水份不易代謝造成水腫,間接影響血壓控制;類固醇會使血糖升高,需長期使用類固醇且合併糖尿病者,需特別小心。
四、香港腳用類固醇藥膏,藥效快又好
類固醇沒辦法殺死細菌或黴菌,香港腳是黴菌感染,若使用類固醇藥膏無法達到效用,可能越來越嚴重。
五、類固醇不可用大量,因此醫師開的藥量都要自己再調整減量
醫師會依每個人的狀況給予不同劑量,請按照醫囑使用,切勿自行調整劑量,以免藥效達不到,病情更難控制。
類固醇沒有想像中可怕,好好使用能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切勿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也不要自己調整藥量,使用中有出現問題盡快就醫處理,這些方式都能讓使用類固醇更安全喔!
其他人也看了
膝蓋外側越來越痛?物理治療師帶你認識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
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隨著跑步的人越來越多,「跑者膝」也在慢跑愛好者之間流傳開來,只要發作了,就只能休息幾天再上路,可是越喜歡跑步的人,跑者膝的通常也會越嚴重......
越老跑越慢?物理治療師:沒運動的人才會越跑越慢!
越老就一定跑越慢嗎?研究發現跑者僅管隨著年齡增加,肌肉骨骼結構跟年輕時相比確實退步了 10–20%,但心肺功能在維持訓練的狀況下衰退的似乎沒有這麼多.......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敢走路?物理治療師:日行 6000 步防退化
物理治療師 Danlel K. White 探討日常走路與退化性關節炎功能受限相關性,給予醫療從業人員及民眾明確建議:每天 6000 步,關節炎伴隨失能發生率降低一半......
登入中
玲玲 藥師
作者
我是一個平凡的藥師,看看調劑台外的天空是我的夢想~~ 我想把藥師的功能放大一點,讓更多人可以安全用藥,不用擔心聽不懂,我只會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或文字呈現! 謝謝你們的支持,用藥路上我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