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要你,我只是想找回我自己
親職化是指父母跟孩子的角色對調,孩子會承接父母的角色,扮演家中的「照顧者」,不論是情感上或是生活照顧上,同時也可能是父母的情緒伴侶。
會有這樣的現象有可能是父母關係衝突、孩子需要照顧其中一方的感受、又或是父母忙於工作,孩子需要承擔起照顧家中手足的責任,主要在於「失功能的父母,孩子會去補位」,久而久之成為照顧者的角色。
但有趣的是,很多時候這樣的行為,在臺灣文化裡反而是「被增強」的,父母會稱讚你很孝順、很獨立,會照顧兄弟姊妹、分擔家事,都不用替你擔心。久而久之,在照顧別人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自己有用、被他人喜歡,透過這樣犧牲、配合的方式,來滿足「被欣賞、被喜歡、有關係連結」的基本需求。
但是,親職化的人很少看自己真實的需要,他們懂得不斷為他人付出,但是當自己有需求的時候,卻不懂得求助,甚至認為求助就是依賴他人;只敢給、不敢要;如果不付出,就不會被需要跟被愛。
這樣內在的運作模式會讓他們總跟人保持著很客氣的距離,身邊人對他們的評價也會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總是幫人、不麻煩別人,他們會看起來很獨立,但其實很孤單。有個悲傷的現象, 當親職化的人開始想要嘗試做自己時,會有許多的罪惡感,同時身邊的人也會覺得「你變了」,開始指責、批評,希望你可以一直在那個照顧人的位子,所以總會卡自己跟他人理想的自己中擺盪。
要怎麼樣去親職化呢?
-
理解家庭的界線:看見家裡的互動方式,釐清究竟是誰的責任。
-
理解改變時家庭會有的動力:父母可能會覺得你變一個人了,但可以傳達「我只是做自己,不是不要你們,也沒有要背叛你們」的訊息。
-
練習拒絕,溫柔而堅定:當發現不屬於你的責任,壓得自己喘不過氣時,練習拒絕。
-
看見自己的需求:正式自己的感受,練習用照顧別人的方式照顧自己。
覺察與改變的過程不會很容易,一定會有來回擺盪跟衝突,但如果可以勇敢,或許可以為自己撐出一點空間。
其他人也看了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膝蓋痛比你想得更複雜!膝蓋痛就醫該注意的事
田徑場還是河濱,都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跑者和騎士,同時診間也出現越來越多膝蓋痛的人,到底該如何尋求協助與常見的膝蓋往內夾問題與治療方向......
登入中
莊芷昀 心理師
作者
莊芷昀諮商心理師,現為頂溪心理諮商所合作心理師、大專專任心理師、台北法院合作心理諮詢師;希望分享諮商工作的觀察與隨筆,讓大眾從文章中獲得療癒,重新梳理心裡的事。歡迎追蹤臉書粉絲頁:心裡小心理。Instragram:@murmur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