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呼吸怎麼有咻咻聲?認識急性細支氣管炎

小兒急性細支氣管炎症狀

天氣明顯轉涼,門診感冒發燒的病人也大量增加了。發現最近許多嬰幼兒咳嗽厲害、痰多、呼吸急促,而且肺部聽診有咻咻咻的喘鳴聲。看起來這兩年較少見的急性細支氣管炎又回來了!

 

什麼是急性細支氣管炎?

肺部的細支氣管(最小的氣管分支)發炎、黏膜腫脹、分泌物堆積,導致氣流受阻。

 

急性細支氣管炎是什麼造成的?

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其它像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能導致。

 

急性細支氣管炎有什麼症狀?

一開始類似一般感冒,可能發燒、咳嗽、流鼻水;接著咳嗽加劇、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引起呼吸困難、呼吸暫停及缺氧。症狀可以持續 2~3 週之久。

 

誰容易得急性細支氣管炎?

嬰兒是急性細支氣管炎高危險群,其中早產兒更容易產生嚴重的症狀。過去的研究,90% 的孩童在兩歲前都有得過 RSV,但得過以後不會終身免疫,大小孩或成人再得到 RSV 可能僅有一般感冒症狀。

 

急性細支氣管炎怎麼治療?

支持性療法為主,嚴重的呼吸症狀可能需要氧氣甚至呼吸器支持。藥物治療和肺部物理治療目前沒有證據能縮短病程,雖然有時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可以暫時改善症狀。

 

RSV 如何預防?

  • 目前市面上尚未有 RSV 疫苗,但是高危險群可以使用 RSV 單株抗體降低感染風險,每月需施打一劑。目前健保給付的對象為出生時未滿 33 週早產兒、35 週以下併慢性肺病、及部份先天性心臟病病童。

  • 避免二手菸。

  • 持續哺餵母乳。

  • 接觸嬰幼兒應勤洗手、戴口罩。

 

新冠大流行期間對 RSV 的影響

  • RSV 流行週期改變:原本為秋冬流行疾病,但 2021 年北半球國家卻不尋常地在春夏季開始流行,使得許多國家必須改變防治措施。

  • RSV 因新冠防疫措施而暫時沉寂、未曾感染過的孩童增加,使得大流行的風險也增加。

  • 近兩年感染 RSV 的成人減少,也可能讓母親無法將抗體經由胎盤傳給胎兒,增加新生兒感染 RSV 的風險。

 

想看到更多育兒手記嗎?可以到 樹果園丁育兒手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FB 唷!


園丁兒醫--蔡昕育 Tsai
園丁兒醫--蔡昕育 Tsai

作者

園丁醫師蔡昕育,是小兒科與兒童消化學次專科醫師,也是小樹松果兩個男孩的媽媽。 種樹養果後才知道教科書僅供參考,養小孩才是兒科醫師真正的修煉! 用兒科醫師和雙寶媽的角度,和你分享兒童健康知識、也聊聊育兒路上的大小事,讓我們一起當育兒路上的好夥伴吧!


其他人也看了

  • 肩頸僵硬?簡單5招有效舒緩!
    肩頸僵硬?簡單5招有效舒緩!

    隨著高工時工作、久坐辦公及智慧手機普及,肩頸不適的盛行率顯著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約60%以上的上班族,肩頸痠痛。以下將詳細介紹 5招最簡單的舒緩方法:頸部側傾伸展、肩胛骨後縮、熱敷放鬆、指壓按摩、深呼吸調節 ......

  •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現在極為普遍,尤其久坐、低頭用手機,及長期高壓。根據美國脊骨神經協會,肩頸問題與不良姿勢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可能變為慢性疼痛、脊椎疾病、頭痛、疲勞等,以下將詳細探討肩頸僵硬的五大原因 ......

  •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