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使用安全性,藥品分三級--紅黃綠
其實,藥品也有分級喔!可以依照藥品使用的「安全性」進行分級,可分為處方藥、指示用藥及成藥,後兩者又可稱為非處方用藥。
「處方藥」意指需由醫師診斷後才能開立的藥品,如:抗糖尿病用藥、抗高血壓用藥或心血管用藥。由於這類藥品若錯誤使用恐造成相當的危險性,所以必須要正確的診斷以及配合專業的評估後才可以開立適合病人的劑量。
例如:抗糖尿病藥品,若錯誤的使用會造成低血糖,低血糖不只暈眩,還可能暈迷甚至死亡。又如:降膽固醇的 statin 類藥品,過往認為安全有效,但一些不當的使用讓我們發現到會產生所謂的橫紋肌溶解(rhabdomyolysis),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腎衰竭或甚至死亡。所以處方藥一定要由醫師診斷與評估後開立適當的藥物,以保安全。
也不是所有醫師都能開立每種處方藥,有些藥品可能需要受過更專業的醫師才能開立,例如:常年遭到濫用的抗生素(國內外皆如此),我們知道能有效的抗菌救人,但不正常的使用會造成「抗藥性」的產生,以致於抗生素會越來越沒效,最終病人可能因敗血症而死亡,所以有些「後線抗生素」會限定符合特定條件且須由感染專科醫師評估後才能開立。
而非處方用藥就是不需要醫師開立就可以購買的藥品,看似方便多了,但我國仍依照使用安全性進行分級管理,分為「指示用藥」以及「成藥」。
「指示用藥」意指不需要處方箋,病人(或有需求者)在醫師或藥師於評估後,經適當的指導後就可以使用的藥品,這類藥品沒錯比較安全,但錯誤的使用或沒有注意該注意的警示,仍存有一定的風險,例如:許多綜合感冒藥或抗過敏藥中,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使用後可能會有點想睡覺或注意力不集中,對於操作機械或駕駛汽機車會有危險,若未經提醒告知,恐釀成悲劇。又如:外用軟膏/凝膠多會針對特定疾患進行成分設計,如:抗濕疹藥膏、青春痘凝膠、香港腳藥膏、燒燙傷乳膏或一般外傷藥膏,且多數藥膏為複方製劑(就是有多種成分),需要專業人員依照需求進行評估與指示使用;如含有類固醇的藥品若塗抹於開放性傷口,恐妨礙組織增生,會影響傷口癒合的速度或甚至造成加重感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像是「維士比」或「保力達 B」這種廣告打很兇的,其實也是藥品,屬於指示用藥,因為其內容物含有中藥萃取物及特定胺基酸,所以只能在藥局內販售,一般的檳榔攤或雜貨店販售是違法的,而且因為廣告的關係,許多人以為這是提神飲料,其實大錯特錯,因為裡面含有一定成分的酒精,使用後進行工作(尤其需要操作機器或有危險性工作者),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喔!
「成藥」則屬相對最安全的藥品,僅需在外包裝或瓶身上標示合於規範的敘述,可由一般民眾自行購買,惟其又分為「甲類成藥」與「乙類成藥」。
「甲類」必須在藥局內販售,當民眾有問題時還可以有藥師詢問,例如:鼎鼎有名的張國洲強胃散,就屬於甲類成藥,其主要內容物是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與碳酸鎂(magnesium carbonate),可用於中和胃酸。
「乙類」成藥則可以在一般商店販售,例如:曼秀雷敦、薄荷棒等,可能 7-11 都買的到了,因為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安全性意外產生(總不會不小心吃下一根薄荷棒吧!),所以一般民眾使用上沒有太大問題。至於那麼安全為什麼還要以藥品進行管理,其中一個原因是必須規範以藥品製造等級進行這些產品的製造啦!
其他人也看了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登入中
Mika Chen
作者
health innovator, expect to transmit useful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