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累也最重要的工作:媽媽
其實不是生一個傻三年,而是生一個多了好多事要顧慮、考量、決策。拜託~不要以為女人把小孩生出來,就會一夕之間變全能好咩!(以為超級賽亞人喔)
最近才把韓國產後調理院看完,其實一開始有點排斥看,因為覺得把推廣母乳妖魔化的很可怕,竟然還把有沒有餵母奶,自然產有沒有打無痛,當成媽媽分等級的標準,分頭等艙和吊車尾。不過後來想想戲如人生,加上需要戲劇效果張力,就勉強把前面兩集看完看下去。(真的很想叫賢珍找一下國際泌乳顧問 IBCLC)
還好最後沒有再職場媽媽 v.s 全職媽媽的網內互打,講話尖酸刻薄的護理師和院長其實也是好人。但每次言語削弱媽媽能力、增加媽媽罪惡感,我一直在螢幕前搖頭。拜託好好說話可以嗎?還有可不可以不要嬰兒一哭,就馬上把嬰兒從媽媽身邊抱走,是要教媽媽,不是幫她當媽媽啊!
其實每個媽媽都有每個不同的故事,爸爸也一樣,別人的光鮮亮麗,背後的辛苦不會讓你看見。育兒這條路上,不分餵母奶還是餵配方奶,大家都是笑中帶淚的在努力學習、成長中。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不管是全職帶小孩長大,還是職場媽媽邊工作邊帶小孩,都要是遵從自己意志的選擇,即使很難下決定,也不要完全想著犧牲奉獻,想著「孩子會希望媽媽幸福的」,縱使很難事事十全十美,但有嘗試才有契機,和伴侶坦誠的溝通,互相協助,磨合最適合彼此的方式,我們都值得幸福和被珍惜。
前陣子一些事件累積,讓心情鬱悶,好在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比較快轉念和轉化。但還是很想吶喊:「念了 7 年醫學系 + 5 年的住院醫師訓練 + 3 年主治醫師,付出 15 年的青春歲月,並不會因為當了 3 年的全職媽媽歸零好咩!」
不管曾經在哪個職業的媽媽們,成為媽媽只會讓我們變強大,不會讓我們變廢人。曾經的人生閱歷都將是滋長我們的養分,是我們的舞台就是我們的,至於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吶~我們就大發慈悲的可憐他們的無知吧!
世界上最重要也最累的工作就是媽媽!





更多的新訊和微簡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以及追蹤我的 IG:dr.fishball
圖片出處:Leowalt 李奧華特|藝術工作室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醫師 魚丸
作者
哈囉,我是魚丸醫師,是兒科醫師也是四寶媽咪。 因為喜歡小孩,所以選擇當兒科醫師;因為成為媽咪,所以得更努力學習。 喜歡聊媽媽經,在這裡可以和大家暢所欲言,分享我的專業和育兒理念。
網站:https://www.dr-fishball.com/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dr.fishball.mommytalk IG:dr.fish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