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心臟不舒服?mRNA疫苗與心肌炎的關係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科學家們緊鑼密鼓研發預防與治療藥物,與傳統的去活化全病毒(如:科興、國藥)、腺病毒載體(如:阿斯特捷利康[AZ])、蛋白質疫苗(如:高端、Novavax、賽諾菲/葛蘭素史克 [Sanofi/GSK])相比,信使核糖核酸疫苗(mRNA vaccine)是第一次登上人類醫學史,而且以高保護力的殊榮登場,這類疫苗分別為莫德納(Moderna)及 BTN(也可稱輝瑞)所生產。雖然,mRNA 疫苗在臨床試驗中並無觀察到特殊的安全警訊,但在全球大規模施打後,發現了以往沒發生過的不良事件,即心肌炎(Myocarditis)與心包膜炎(Pericarditis)。
心肌炎顧名思義就是心肌細胞的發炎反應;心臟外有薄膜覆蓋,內有心包膜液,主要作為心臟跳動時與外部的緩衝,而心包膜炎就是這層薄膜發炎。當心肌炎或心包膜發炎,可能演變成擴張性心肌病變、甚至心衰竭。國內外已有零星個案因施打 mRNA 而住進加護病房,甚至使用葉克膜(體外維生循環系統)。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的原因有很多,包含病毒性感染、自體免疫過度活化或使用毒品(古柯鹼)等......
為什麼三期臨床試驗未偵測到不良事件,而真實世界大規模施打卻產生了零星但值得關注的不良事件呢?試驗樣本數(人數)是一個因子,在者,臨床試驗設定了多項排除條款,並嚴格限制試驗過程,雖使試驗順利進行且利於統計, 但卻不完全等於真實世界可能面臨的多樣性情境。
根據不同的研究,施打 mRNA 疫苗約有約有十萬之一的個案產生心肌炎,發生率非常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US FDA)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經過評估後,認為預防效益大於疫苗產生風險,所以仍建議施打;但是,仍有部分國家或區域針對特定族群建議暫緩施打,或建議青少年僅打一劑 mRNA 疫苗。
無論國家政策為何,我們可以從目前的研究資料得出幾個結論,施打 mRNA 疫苗而導致心肌炎的狀況如下:
-
青少年高於成人
-
男生高於女生
-
第二劑高於第一劑
雖然施打疫苗造成心肌炎的風險很低,但誰都不想成為那一個;又雖然多數發病者為輕症,但也有少數住進加護病房且差點休克。並且,目前尚無長期的安全性資料(如:施打後一兩年的狀況;或併發輕度心肌炎者,長期是否造成心肌病變)。
由於目前疫苗的所產生的中和抗體,約過半年後會顯著降低,又因中和抗體與保護力具正相關,所以都會建議施打追加劑(booster);再者,全球專家多指出,或許需要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都建議施打,故目前的 mRNA疫苗的抗體提升與保護力確實令人滿意,但潛在不良事件仍不可忽視,對於疫苗施打後所產生的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等狀況,建議立即就醫確認,而可能的檢驗包含心電圖、心肌酵素(CK、CK-MB、Troponin)、影像學檢測(胸部X 光、心臟超音波或 MRI)。又或許對於有風險族群,蛋白質疫苗會是一個可期待的選擇。
其他人也看了
媽媽手不是女性的專利,爸爸也有可能媽媽手!
媽媽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拇指過度使用,造成周邊的支持帶增厚,壓迫到伸姆短肌及外展姆長肌造成發炎,容易出現疼痛及大拇指的無力......
不良生活習慣,造成舊傷反覆發炎好不了的三大因子
高血糖、高尿酸、甲狀腺機能異常外,高血脂、身心問題、睡眠以及壓力調節,都是影響肌肉骨骼疼痛的重要因素,調整生活面向,做好健康管理,才能讓防止身體舊傷反覆發炎......
為什麼激烈運動隔天這麼痠痛?(二)遲滯性痠痛的預防與處理
遲滯性痠痛該冰敷還是熱敷?假設痠痛的位置有紅、熱、腫,同時休息放著都不太舒適時,那冰敷會較為合適;若透過輕柔伸展有改善疼痛,則不一定要冰敷或熱敷,做輕柔的伸展舒緩......
登入中
Mika Chen
作者
health innovator, expect to transmit useful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