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藥也可以當人藥?
醫師所開立的預防心肌梗塞與抗中風藥品「Warfarin」原來曾經作為老鼠藥?
是的沒錯,這是一種抗凝血劑,現在多少還會看到有醫師在開立,醫療人員也不會陌生。
早在上個世紀中,加拿大獸醫病理學家在調查牛隻不正常出血時(如:輕微受傷就流血不止,或甚至自發性出血),認為可能是牛隻吃了發霉腐敗的飼料所致。
美國科學家們持續探究這個神秘現象,最終確立了特定牧草腐敗後產生的抗凝血物質,並稱之為「雙香豆素(Dicoumarol)」,隨後又合成了一個化學結構類似物,就是 warfarin,這也有類似的抗凝血效果,只不過這個物質最一開始拿來作為老鼠藥,並且申請相關專利。由於 warfarin 具有一定的香味 (都叫做香豆素了),鼠輩很容易就被吸過來,吃了再吃,哎呀,怎麼七孔流血了?老鼠也就這樣再見了。
一直到二十世紀中期,warfarin 才被開發為人類用藥,並且更清楚其作用機轉為抑制維生素 K 依賴型凝血因子的合成而產生抗凝血功能,故被廣泛使用於抗血栓(台語可稱作血角),對於心肌梗塞、中風、靜脈栓塞等預防有一定效果,臨床醫師於特定狀況會建議使用;雖然開發為人用藥品,可更精確計算出效益大於傷害的劑量,但對於某些族群或是錯誤使用者,仍有一定風險,所以臨床上使用這樣的藥品需要定期監測 INR,這是一個經過標準化的數值,主要可以反應使用者凝血狀態的指標,過高會出血,過低則會造成血栓(代表未達藥效)。
有一好沒兩好,瞭解了這類藥品的作用機轉後,可以得知維生素 K 會影響療效,也就是說攝取過量的維生素 K,像深綠色蔬菜(尤其十字花科的蔬菜,如:青花菜),不建議突然增量食用。另外,對於同有通血路功能的食材也須注意,如:當歸、銀杏、丹參、大蒜、生薑等物質,也可能影響藥效。
由於 warfarin 的效果在臨床上仍有一定地位,但也因為使用麻煩(需監測 INR及遵照一定的飲食注意事項),雖然後續有更多相似作用的藥品持續開發,但也都有相關的抗凝血注意事項,如:手術前停藥天數、不良事件掌控或與其他藥品交互作用等等。
使用抗凝血劑有四個重要的 D 需要注意,分別為:
-
飲食(diet)
-
藥品(drug)
-
劑量(dose)
-
疾病(disease)
若有相關問題,仍需即時與醫療專業人員進行諮詢。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Mika Chen
作者
health innovator, expect to transmit useful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