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要施打COVID-19疫苗嗎?來自兒科醫師的建議
兒童要不要施 COVID-19 疫苗呢?
西V麵會建議要盡快讓孩子施打新冠肺炎的疫苗。新冠肺炎感染到台灣的兒童和青少年,除了最近讓家長們人心惶惶的「腦炎」之外,最近也越來越多「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MIS-C 確切的發生原因不明,現在大多認為是由於新冠肺炎感染後引發的免疫反應,使得患者全身多處器官發炎,進而造成器官損傷。嚴重時有可能會造成心臟發炎,造成心包膜炎或是冠狀動脈異常。 MIS-C 常發生在確診 COVID-19 後的 2~6 週內。
因此當孩子確診 COVID-19 後 2~6 週內,有持續發燒加上下列症狀時,需要儘速就醫評估:
-
腹痛
-
腹瀉
-
嘔吐
-
皮膚紅疹
-
結膜充血
-
頭暈
MIS-C 跟疫苗有什麼關係?
目前認為,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 MIS-C 的發生機率。2022 年一篇美國觀察性研究就發現,發生 MIS-C 的孩子,95% 是沒有完整施打兩劑疫苗的人。只有 5% 是施打疫苗、還是發生 MIS-C。因此大膽推論,完整施打兩劑新冠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預防 MIS-C 發生。此外,去年底一篇法國的研究就顯示,這些發生 MIS-C的青少年中,大部分(78.7%)都是沒有施打任何疫苗,僅 21.3% 的孩子是施打過疫苗。而如果算得更嚴格一點,把施打疫苗 4 週後才算有保護力,而施打未滿 4 週當作保護力不足的話,這些發生 MIS-C 的青少年中 94% 是屬於無施打疫苗或保護力不足,僅有 6% 的孩子是施打了疫苗卻還是得到 MIS-C。
因此可以得到兩個結論:
-
沒有施打疫苗的孩子得到 MIS-C 風險更高。
-
施打兩劑疫苗後 4 週預防 MIS-C 效果較佳,因此越早打越好。
由於 MIS-C 是「感染後」的免疫反應,因此預期在最近不遠的日子中,MIS-C 的孩子會越來越多。目前沒有好的方法預測哪些孩子容易發生 MIS-C,哪些孩子不會。但我們知道疫苗是可以預防 MIS-C 發生,所以西V麵還是會建議要儘速帶孩子去打疫苗喔!
至於 mRNA 疫苗大家比較擔心的「心肌炎」,大家可以看看這篇介紹:打莫德納會有心肌炎?心臟病史病患能打第三劑嗎?疫苗與心肌炎問題詳解
其他人也看了
多動多健康!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各年齡活動量(上)
對於維持健康的人,每週應該有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需要減重並維持的人,則需要 250~300 分鐘的有氧身體活動......
抬頭挺胸很重要!物理治療師教你:該如何正確抬頭挺胸
身體大部分疼痛和姿勢息息相關,將近 80% 的肩頸痠痛和姿勢習慣有關,不好的站姿或坐姿,影響身體結構或是肌肉特性,輕微者肌肉緊繃,嚴重者椎間盤突出或脊椎滑脫......
物理治療師教你五個運動,緩解跑者膝(下)
若不幸有了跑者膝,可藉由放鬆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的方法鍛鍊臀大肌和臀中肌,最後用功能性訓練讓身體適應這樣的發力方法,把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動力鏈上鏈......
登入中
西v麵- 小兒心臟科醫師黃斯煒
作者
西v麵- 小兒心臟科醫師黃斯煒。小兒心臟專科醫師。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私人健身教練。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青少年訓練專家。專長兒童、青少年常見疾病。先天性心臟病。運動及減重減脂。歡迎追蹤他的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vnood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