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與基因是先天,能靠後天的飲食逆轉勝、重新養成健康體質嗎?(上)
美珠和美芳是我門診病人裡的同卵雙胞胎姊妹,因此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兩人被醫師轉介來一起進行飲食和體重控制。她們的身高分別是一百五十七公分和一百六十公分,差異並不大,但美珠矮三公分、體重是六十八公斤、身體質量指數是 27.6 (肥胖),美芳體重是六十五公斤、身體質量指數是 25.4(過重)。
她們有各自的家庭,婚後十幾年來沒有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中年之後孩子們都大了,兩人才比較有空閒可以碰面,連看門診姊妹倆都相約一起來,這樣的感情實在很令人羨慕。
「營養師,我喝水都會胖啦,這是我們家的體質。」
「營養師,我吃這麼少為什麼還這麼胖,是因為我有肥胖基因嗎?」在諮詢的過程中,美珠很困惑地說。
這的確是很多病人會發出的疑問,但在同卵雙胞胎身上更能夠解釋一些現象,這到底是減肥失敗的藉口,還是肥胖家族的原罪呢?先讓我們回想一下:我們從小到大的生活經驗中,是不是會遇到全家都是大尺寸的同學朋友?到美洲、澳洲這類標準西方飲食的國家,是不是常會看到全家都是巨人?這幾年我帶孩子去美國和澳洲旅遊,在遊樂園常常看到體型超過二百磅(約九十公斤)的爸爸被卡在遊戲的座位中,坐不下去或是扣不上安全帶,而被迫離場,只能無奈地走出柵欄外等待。遊戲結束後看到胖爸爸與家人會面,不意外地也會看到同樣體型、只是比他小兩號的太太和小孩,所以他們還能夠塞進雲霄飛車的座椅。
全家人都胖,是因為家人的飲食習慣類似?還是基因遺傳所導致?
簡單來說,父母胖加上孩子胖,遺傳應該脫不了干係,但夫妻之間沒有血緣關係,若夫妻都胖,主要原因就是飲食與生活習慣了。飲食習慣影響健康和體型,例如:家中掌廚的爸爸或媽媽手藝太好,常常做滷三層肉、豬腳,炒蔬菜的肉片都先過油保持口感滑嫩,常使用油炸的烹調方式、常做炒飯、炒麵或勾芡包住隱形油脂的食物、常購買加工餃類......,這樣的飲食習慣當然可預期全家人的肥胖樣貌。
除了家庭的烹調方式,我們在西方國家的遊樂園或餐廳中,對於供應的食物也可以窺探一二,像是以油炸為主的速食,熱狗、吉拿棒、大份量的培根牛肉漢堡、擠滿鮮奶油的奶昔、餐廳結帳櫃檯旁的薯片和巧克力棒、買限量的玩偶造型杯子就可以整天免費無限暢飲汽水飲料。整個環境氛圍就是如此,想要選擇相對健康的食物是困難的。也因此帶孩子們出國旅遊,我也都會盡量找尋有廚房可以烹調的住宿,除了讓孩子們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型態,也讓出門在外的飲食可以健康一些。
我們在探討某個健康議題是「遺傳強勢」或是「環境強勢」的時候,常常進行以雙胞胎為調查對象的世代研究。舉例來說,在一個大型世代研究中分析了二十九對雙胞胎的研究、多國家、超過十四萬位雙胞胎的分析,探討他們的父母教育程度、基因影響與肥胖的關係,研究發現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孩子四歲之後的肥胖(身體質量指數)有關,這表示即便基因扮演重要的角色,後天的環境、教育、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飲食、社交、生活型態)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基因的影響是複雜的,基因是由 DNA 片段、與其合作或調控的蛋白質或 RNA 共同協作,是有功能的單位。單純的 DNA 序列並無法完全解釋複雜疾病狀態,因此科學家轉而研究這些影響基因表現的相關因子,稱為「表觀基因體學」或「附基因體學」。
從飲食的角度來看,飲食中的營養素的確會影響基因的表現,我們可想成「車子會跑」,但外掛一個渦輪,車子的瞬間速度就可以快速提升。與基因對比一下,車子是引擎是 DNA 的話,外掛的渦輪就是飲食中好的營養素。
文章出處:《吃出影響力:營養學家的飲食觀點與餐桌素養》
如果想看更多,歡迎前往追蹤 吃出影響力-營養系劉沁瑜老師 FB 喔!
登入中
劉沁瑜 教授
作者
劉沁瑜教授擁有十年醫學中心工作經歷後,在大學從事研究、教學,並擔任考選部命題委員。她是少數接受完整臨床營養醫學訓練、具有豐富臨床實務經驗並能進行臨床與基礎研究的學者。在社會實踐方面,她強調實證醫學和科學論證的營養照護觀點,同時也積極參與營養與食品安全相關政策制定、創新創業以及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計劃。 獎項與榮譽:輔仁大學教學績優獎、教學成果獎勵、優良導師獎以及百萬產學合作獎勵等。 著作:《吃出影響力》(2020),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