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益生菌的迷思(六)服用益生菌到底有沒有用?

吃益生菌到底有沒有用?

事情還得從 2018 年的以色列學者發表在《細胞》(Cell)兩篇重磅論文說起,其中一篇在上一個認識誤區裡已經說了,另一篇則是因為報導了益生菌在人腸黏膜的定植情況,有明顯的個體、部位和菌株特異性。這兩篇論文加在一起,被英國廣播公司(BBC)直接解讀為"對半數人,益生菌在健康志願者中僅是穿腸而過,因此不應期待市場上銷售的益生菌能對所有人都起作用",並給益生菌貼上了"相當沒用"的標籤(Probiotics labelled'quite useless')。

很多人都知道上面的事,卻並不知道再後來的故事。很快北美營養產業資深新聞網站 Nutra Ingredients 出來喊話了,指責 BBC歪曲理解兩篇論文,因為研究者強調的是益生菌的定殖情況是可預測的,應發展個性化益生菌干預,而不是 BBC 所說的"益生菌無用"。而且許多研究都支持益生菌對特定適應證有益,雖然作用短暫,但對宿主有益是肯定的。而益生菌和益生元國際科學協會(ISAPP)也對上述發生的爭執,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表示 BBC 忽視了大量的臨床研究依據,而且供研究用的益生菌株沒有已知的依據可以證明它對健康的益處,並不能用它來代表整個益生菌等等。

 

對於上面那篇論文,筆者是非常推崇的,因為它提醒了大家應加強關注益生菌的個體差異性,並提出個體化應用的前景,非常建議那些跟著媒體人云亦云者認真看一下原文。因為定殖從來就不是個簡單的事情,故此益生菌的服用必然是細水長流並講究個人化的。學術界的辯論很正常,很多臨床試驗都有商業資金支持,所以在閱讀結果的時候還需要注意有無商業傾向。真實世界,關於益生菌到底有用沒用,不是一個可以簡單說清楚的問題。使用者本人自己最清楚,還是回歸益生菌的本質--對宿主是否有益。更精準地說,對正在服用的你是否有益。

 

結論:益生菌要見效,一定要個人化應用。

 

參考資料:

  • Zmora N, Zilberman-Schapira G, Suez J, et al. Personalized gut mucosal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to empiric probiotics is associated with unique host and microbiome features[J]. Cell, 2018, 174(6):1388-1405. e21.

  • https://www.nutraingredients-usa.com/Article/2018/09/07/No-BBC-probiotics-are-not-quite-useless. Available on March 4, 2020.

 

文章出處:《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


呂春美 醫師
呂春美 醫師

作者

呂醫師為台灣整合醫學協會理事長、光晟健康集團董事長。她定期舉辦演講,宣揚整合醫學理念。臨床上實際應用整合醫學,治療成效頗受病患信賴,著有《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無飢餓脂切法》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