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漏症候群容易引起過敏,益生菌能降低腸漏現象

腸道毒素使腸胃道慢性發炎

「腸漏」,顧名思義,就是腸子會漏,問題是怎麼會漏呢?腸道中本來就存在著數以百種的壞菌,我們又恰好生存在一個自有人類以來,高蛋白飲食取得最廉價的時代,甚至比青菜水果便宜,只要一點點的錢,天天有魚有肉可吃。而葡萄球菌、類桿菌這類細菌中的壞分子,又特別喜歡高蛋白食物。因此牠們在腸道內大量繁殖,也大量產生代謝物,正是所謂的毒素。

腸道中的毒素讓人放屁很臭、大便很臭。這還只是表象,真正嚴重的是這些毒素會不斷的刺激黏膜,使腸胃道發炎,因為是慢性發炎。多數沒有症狀,不被覺察,偶爾以腹脹、悶痛、腹瀉表現。如此持續一段時間,原來緊密相依的腸粘膜障壁細胞,就因為長期的慢性發炎而孔隙變大了。

 

慢性發炎、孔隙變大,我們還是不知不覺,繼續快快樂樂吃著巧克力、餅乾、花生、炸雞排。當腸壁細胞緊密相依時,只容許胺基酸通過,孔隙變大以後,那些沒有被分解成胺基酸的短鏈胜肽-分子量大約在在 5KD 到 10KD 的小胜肽,就直接通過孔隙,從腸道「漏」出去,進入血流中,然後在各個器官亂竄。這個大小的胜肽很容易引發免疫反應,造成過敏反應。當母體有腸漏症候群,她所吃進的花生、蝦子、螃蟹、雞排等等,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很容易進入羊水或奶水,換句話說,嬰兒一出生就喝到含有花生蛋白的母奶,就很容易引發過敏氣喘。

成人也是一樣,如果有腸漏症候群,血液中容易有一些外源蛋白質,這些外源蛋白質,很容易成為過敏原,也容易引起成人的過敏性疾病或自體免疫性的疾病。

 

補充益生菌不僅能夠讓我們的腸胃道免疫細胞多接受細菌的刺激,促使免疫系統均衡的發展,也可以減少腸道的壞菌,以及壞菌所引發的慢性發炎反應,降低腸漏的現象,這樣一來,過敏原不容易侵入人體,過敏的發生率自然降低。

 

文章出處:《尋找沒有傷害的藥》


許庭源 醫師
許庭源 醫師

作者

許醫師被稱為「台灣益生菌之父」,他是小兒過敏、微生物與免疫學的專家,也是 LP33 益生菌發明人。累積多年豐富臨床經驗、學術研究與對現代醫學的反省思辯,將醫療方向轉向整合醫學,尋找沒有傷害的藥與恢復人體的自癒能力,成為他治療的中心思想。著有《益生小精靈》、《尋找沒有傷害的藥》、《Sandy & Mandy的過敏筆記》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