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益生菌的迷思(五)服用抗生素後不應該攝取益生菌?

吃抗生素後 再吃益生菌 有影響嗎?

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進入腸道後,一般的菌群是無法倖免的,可以說是"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所以應該避免益生菌和抗生素同時服用,否則就是燒錢。但正因為抗生素應用後會破壞腸道菌群生態,更需要益生菌及時説明修復,所以,在臨床實踐中,確實需要益生菌的時候會加大益生菌用量或錯開與抗生素服用的時間。

細胞(Cell)雜誌 2018 年發表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學者發佈的重磅論文《抗生素治療後,益生菌不利於腸道菌群的重建》,研究發現在同樣使用七天廣譜抗生素後的 21 位健康成年人中,使用三種方法重建自身腸道菌群。第一種(6 人)是移植自體試驗前留下的糞便樣本,第二種(8 人)是服用四周益生菌,第三種(7 人)是靜候自己恢復。對比腸道菌群恢復的速度發現,第一種最快,很快就恢復了,第三種其次,需要一月;而使用益生菌的,過了半年之後還沒有完全恢復到試驗前的狀態,也就是說因為服用益生菌延誤了腸道菌群的修復,反而有害了!

筆者個人有以下三點疑問。首先,通常在需要使用抗生素時,尤其是像試驗中那樣使用一周廣譜抗生素時,都是出現明確的細菌感染後,才會在醫生指導的情況下使用。那時候,我們就不再是健康人了,我們的菌群修復能和健康的時候一樣嗎?再說,就算健康人可以在一月內自行修復到試驗前的原先狀態,那個狀態是符合使用過廣譜抗生素後所需的腸道菌群最佳狀態嗎?健康的腸道菌群是隨著人的生活狀態、疾病及衰老而不斷變化的,用靜止的觀點去判斷使用益生菌有無幫助腸道菌群恢復成原來的樣子,而不是評價有沒有真正有益於宿主的健康,實在不科學。最後,回到益生菌的使用原則上,益生菌見效兩個基本要求,一是個人化,二是持久。所有人都一樣的益生菌,而且只用了四周,不按照益生菌本身的規律來操作,又要見效,實在是太難為益生菌了。

 

2017 年《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在印度邊遠地區完成的使用益生菌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最後總共納入了 4,556 位嬰兒,歷時 4 年多,一批美國的學者要克服種種困難,要和當地的各個年紀的女性打交道,特別是和懷孕、剛生育的媽媽們充分溝通,告訴她們新生兒敗血症的危險以及益生菌可能帶來的好處。研究通過給出生後 2-4 天內的嬰兒餵養 7 天含植物乳桿菌 ATCC-202195 的合生元,最終實現了干預阻較對照組有效降低敗血症和死亡發生率 40%,同時也顯著降低嬰兒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這項只是眾多益生菌顯效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儘管這也是重磅發表、學術價值非常高,但因為符合不會出乎大家的意外,所以不會吸引大家、尤其是媒體的眼球。

對於上面這篇 Cell 的研究,我還是很欽佩的,畢竟研究者用科學的方法揭示了抗生素處理之後服用益生菌的結局。而反觀對第一篇研究的解讀,外界媒體把在"一種"益生菌產品的發現,放大到了整個益生菌產品。這種以偏概全的做法,只會讓大家陷入"盲人摸象"的誤區,這些慣用的誇大、歪曲的宣傳伎倆實在讓人哭笑不得。所以,想要使用第一篇的研究結果,來改變目前的普遍做法,顯然依據不足。

 

結論:在服用抗生素時,應該加大益生菌補充量,且注意和益生菌錯開服用時間,至少 2-3 小時,同時選擇對抗生素不敏感的益生菌。

 

參考資料:

  • Suez J, Zmora N, Zilberman-Schapira G, et al. Post-antibiotic gut mucosal microbiome reconstitution is impaired by probiotics and improved by autologous FMT[J]. Cell, 2018, 174(6):1406-1423. e16.

  • Panigrahi P, Parida S, Nanda N C, et al. A randomized synbiotic trial to prevent sepsis among infants in rural India[J]. Nature, 2017, 548(7668): 407-412.

 

文章出處:《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


呂春美 醫師
呂春美 醫師

作者

呂醫師為台灣整合醫學協會理事長、光晟健康集團董事長。她定期舉辦演講,宣揚整合醫學理念。臨床上實際應用整合醫學,治療成效頗受病患信賴,著有《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無飢餓脂切法》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