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核心肌群有出對力嗎?(二)如何檢測核心肌群有沒有出力?
剛開始在練習腹橫肌收縮,是透過「超音波影像」(像是照嬰兒的那種),看到影像,確保肌肉有收縮。為了確保是「大部分或僅有」腹橫肌在出力,會把超音波的探頭放在腹部的一個位置,可以同時看到三層肌肉的收縮(由淺到深: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可以想像成千層蛋糕。
一、到底是表淺的腹直肌、還是深層的腹橫肌?
當做仰臥起坐,腹直肌的厚度改變會最多,其他三者相對少,在做這個動作時,腹直肌出力的比例最多。又或者在躺著的情況下做用力閉氣(像深蹲時做的一樣),結果發現同樣是腹直肌的厚度改變最大,其他的也是相對少。
二、最能誘發深層腹部肌群的方式?
後來嘗試各種出力、口令、提示的方式,發現在:「比較放鬆且用嘴巴吐氣到底時,較容易可以誘發出腹橫肌出力」。
即腹橫肌厚度改變最多,其他相對比較少,這是初學者的練法,但是練到一定程度是在任何動作下都應該可以適時適量地出力。
由於大部分的人核心出力的方式都是「腹直肌」出力比例較高,因此手摸的位置是避開腹橫肌,而下方主要是腹外斜、腹內斜跟腹橫肌,這些都是一般人比較不會誘發到的,雖然精準度不會像超音波這類的即時影像,但算是比較能有立即回饋的。
三、覺得還是會用到腹直肌,單獨出力根本不可能?
完全沒有錯,單獨出力非常困難,而且在實際的應用也不需要到讓腹橫肌獨立收縮,但我們希望腹橫肌出力的比例上升,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用更淺層(負責做動作)的肌肉,而不是用深層(負責穩定)的肌肉。目前的研究也發現,長期腰痛的病患,常有「腹橫肌的延遲收縮、被抑制的現象」,例如肌肉收縮的比例(腹直肌:豎脊肌:腹內斜肌:腹橫肌),可能是:
-
未經動作控制訓練的人:5:5:2:1。
-
經動作控制訓練的人: 2:2:2:7。
下篇文章會說明如何訓練核心肌群,從最簡單的方式到最難,並且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與運動表現。
超音波圖片來源:Sonoskills
其他人也看了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登入中
陳曉謙 物理治療師
作者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碩士。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NSCA-CSCS)。世大運中華台北代表隊物理治療師。盧彥勳國際網球俱樂部-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希望透過所學,將運動醫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等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所有人。他的部落格: https://jackchen.spor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