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是為了讓我們更靠近
還記得幾年前「旅行青蛙」嗎?是當時非常火紅的手機遊戲,但它是一款非常平淡的遊戲,與一般市面上常見的養成遊戲非常不同,玩家能做的只有幫小青蛙打包行囊、採收三葉草和用三葉草採買小蛙所需的旅行用具。
小蛙不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要去旅行、什麼時候回家,但偶爾他可能會在旅行中給你寄張照片,想回家就回家,想出門就出門,有時候讓我們覺得他好像一出門就去了好久好久。
有些人養了小蛙之後,感覺怪怪的,怎麼我的青蛙都不回來?他到底什麼時候才回來?怎麼去那麼久?到底去哪裡了?面對空空如也的小屋,心裡好像也空空的,或懸在那裡。
似乎,我們並不習慣這樣的關係。
報備是關心還是控制?
生活中,我們希望對方(家人、朋友)可以向我們報備行蹤,這樣我比較不會擔心,「報備」成為一種維繫關係的必須,但一不小心,好像很容易就跨越了關心的界限而成為控制與干涉。似乎我的不安全感,對方必須為我負責,因為他沒有向我報備,是他讓我覺得不安。
練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倘若我認為我的不安全感是對方的責任,也會促使我越想要得到對方的回應,這樣的驅力更撼動了我們的關係,也會不小心讓關係越來越緊張,把對方推得越來越遠,讓我們更不安時,就會更想要激發對方的反應,而陷入了惡性循環。當我覺得不安,我當然可以與對方討論,但我仍然必須為我的情緒負責,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需要自己的空間,更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你的情緒是你的責任,而我的情緒,也是我的責任」。(推薦閱讀: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情緒勒索》)
你是你,我是我!
旅行青蛙的遊戲,似乎體現了一種:清楚的界限關係。
小青蛙「不用跟我報備」,可以去做他喜歡的事,如:旅行,可以成為他自己。(讓人感覺小蛙似乎有點無情,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讓我想到《完形治療》的一段祈禱文,原文是這樣的:
完形祈禱文 (Perls, 1969)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在這世界不是為了要實現你的期望而活,
而你在這世界也不是為了我的希望而存活。
你是你,我是我。
如果偶然地我們發現彼此,那很美好。
如果沒有,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I do my thing and you do your thing.
I am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
And you are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mine.
You are you, and I am I, and if by chance we find each other, it's beautiful.
If not, it can't be helped.
(Fritz Perls, 1969)
界限不是隔絕
「你是你、我是我」感覺像是在「分別你我」,而「分別你、我」在華人社會緊密的關係網絡中,讓我們很不習慣。我們很少分「你、我」,因為這樣好像很「生疏」、「客氣」甚至是「自私」,我們應該要為這個家付出、為這間公司「打拼」、「共體時艱」、「同進退」,因為我們都是這個大群體的一份子。
在這樣文化教導下的我們,當然有其美好之處,你可以處處感受到台灣的人情味,好的部分我們當然可以留下來,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為關係找到更多可能。
既然是「關係」,就不該只是一個人的事;既然不是一個人的事,當只有一個人說了算的時候,另一個人或其他人該怎麼辦呢?一段關係當中,當只有一個人可以說話、可以掌權,這是一段對等、自在的關係嗎?關係當然需要妥協、需要互相犧牲,但長久下來都只有其中一方妥協,這樣的關係還平衡嗎?這樣還有「關係」嗎?或是只剩下「責任」、「義務」、「要求」、「控制」呢?
我們可以怎麼做,找回我們的「關係」呢?
設立界限是重要的關鍵
界限: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幫助我們保有自己的空間,並更了解彼此的喜惡。
設立界限,並不是要冷酷的切割彼此的關係,或是把對方推得遠遠的。在界限的保護中,你可以有你的想法、我可以有我的想法,你可以有你的人生、我也可以有我的人生。沒有任何人有義務要無條件滿足另一方的需求,即使是婚姻關係、親子關係、伴侶關係、同儕關係都一樣,「關係」是強迫不來的。
關係是由自在的彼此所組成的
界限:讓愛呼吸、讓你我更靠近。
當我們可以做到「尊重」時,關係自然而然,在自在的互動中就開始了,我們很自然的也會喜歡待在一段舒服自在的關係當中,不需要對方要求、不需要對方強迫、不需要對方控制,而尊重可以從信任自己、信任對方開始。信任對方,願意陪伴在你身邊是因為愛你,不是因為恐懼;信任自己,值得被愛,不需要任何理由,讓我們回到愛的最初,單純的喜歡自己、喜歡對方、喜歡「喜歡彼此」的我們。(推薦閱讀:周慕姿諮商心理師《關係黑洞》)。當我們有安全感,即使對方不在身邊,我們也覺得自在。
其他人也看了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登入中
楊雅筑 諮商心理師
作者
楊雅筑 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學校講師。美國認證阿德勒鼓勵諮詢師。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親子諮詢師/親子生活教練/阿德勒讀書會帶領人。在諮詢工作中發覺,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機會踏入諮商室,但可能都有著相仿的困擾。因此期盼藉由文章分享,讓心理學可以更普及,讓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好好被照顧與理解的機會。歡迎追蹤 FB 粉專:www.facebook.com/yachu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