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聊下去,該如何拿捏關係的尺度?

揭露自我有互動,聊得更開心

阿德勒說,所有的困擾都來自人際關係,也有好多個案都說過交朋友好難。

不論是家人、朋友、同事同學、伴侶之間,都有好多的眉眉角角,關係的距離有時候也很難拿捏,聊沒兩句就聊不下去,或是不知道該聊多少,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困擾,從心理學來說,自我揭露是拉近關係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我發現很多時候自我揭露會歪掉,變成過度的表達或是界線分寸常常抓不好,那該如何拿捏關係的尺度呢?

 

想建立關係,你可以嘗試自我揭露

揭露自己的資訊,包含背景、生活、 過去、 經驗、對事情的看法與價值觀,甚至心情想法,透過這樣的分享形塑給他人的印象,讓別人更認識你,會是建立關係的好方式。

但前提是要真誠;並且是雙方都想要互動的狀態!

與對方有著相同或不同的點,其實都可以是自我揭露的方向,「相似性」:如果有相似的經驗與背景,會容易讓人們產生信任感與安全感。「相異性」:不同之處也可以讓對方產生好奇,有機會聽到不一樣的人生故事。

 

揭露自我要一步一步來

如果一下子說太多,分享太強烈的情緒,對方不一定能夠理解與接受;要懂得選擇揭露的「深淺」,因為每個人的感受與反應不同,很難有標準 SOP ,需要靠多與他人相處、自己的反思慢慢去練習。

就像大家不會在第一次認識時,就跟大家聊自己的創傷經驗。

 

揭露自我不是情緒洩洪,要觀察自己與他人的感受

揭露自我不是只要一直去講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尤其表達時如果帶著很多情緒,反而會讓對方不舒服;自我揭露的過程中也不要去強逼他人接受你的想法。

 

會讀空氣很重要!培養人際敏感度

  • 講多講少都不行,講太多可能會讓對方感到無聊,講太少又會成句點王,所以很重要的是!分享時也問問對方有沒有相同的經驗或是其他想法,讓對方有機會說,增進互動感,但也要注意不要一次問很深入的問題。

  • 傾聽其實需要練習,很多時候我們在與他人聊天時會很急著說,但是沒有很仔細聽,會不由自主又把話題帶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有時候不要急著回應,讓對方好好把話說完,也練習好好傾聽吧!

 

自我揭露也是諮商工作的技巧

諮商工作時,心理師會透過自我揭露來促進諮商的效果,像是可以跟個案建立關係、增加信任感、提供示範、促進探索等等,每一次心理師在自我揭露的選擇時都要很小心,避免把諮詢失焦到心理師身上。

 

看完以上分析,試著練習覺察自己跟他人互動時的樣子吧!


莊芷昀 心理師
莊芷昀 心理師

作者

莊芷昀諮商心理師,現為頂溪心理諮商所合作心理師、大專專任心理師、台北法院合作心理諮詢師;希望分享諮商工作的觀察與隨筆,讓大眾從文章中獲得療癒,重新梳理心裡的事。歡迎追蹤臉書粉絲頁:心裡小心理。Instragram:@murmurco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