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吃,擔心不長肉也不長高嗎--孩子不願意吃的理由
過去時常強調體重過重或體脂過高可能造成的身體健康危害,而對於發育中的兒童,通常不鼓勵減重或刻意減少飲食熱量,可以利用其他方式改變食物種類的選擇,變化與增加身體活動的頻率。相較之下,體態偏瘦小的兒童們,會比較晚被老師或照顧者們注意到,如果吃的營養與熱量都足夠,孩子活動力也非常良好,會需要多注意需不需要增加營養攝取。
而還有一種最令人煩惱的情況是不願意吃,吃的很少,營養與熱量都不足,進而影響生長發育,甚至活動度和精神也較差,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常見不願意吃的原因
-
身體有不舒服的感覺
當吃完某一種食物開始出現皮膚癢、紅疹、嘴唇腫大或腹瀉等情形時,會因為有明顯疑似過敏或身體不適的症狀,而開始避免攝取其相關食物。但不一定所有過敏症狀都是外顯的喔!
仔細回想或感受,有些食物可能會有喉嚨癢癢、頭痛、腹脹感等,都是從外在看不到的現象,如果相同情形換到兒童身上,因為還不會明確表達身體不適的感受,所以照顧者較難察覺,這些有可能是不願意、不喜歡進食的因素之一。
-
有其他轉移注意力的事物
用餐環境的燈光、聲音、其他生物、有趣的玩具,都有可能轉移個性本來就不怎麼愛吃的兒童的注意力,而這些新奇的玩意兒、其他人沒有一起用餐,可能在做其他事情,為什麼我現在要吃飯呢?相較飢餓感來說,此時此刻去玩、去分心、去跟其他人做一樣的事更加重要,這是許多兒童無法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最大原因。
建議與學校老師討論,在學校所有小朋友一起吃飯的時間,是否也會有不願意吃的情形發生,如果沒有,那表示在家真的有其他環境影響因素喔!
-
曾經不愉快的飲食經驗
用餐時的氣氛嚴肅緊繃、因為吃太少而被罵、不想吃導致被強迫等,兒童的情緒氣氛感受能力很強,又容易產生聯想,所以很多兒童教育書籍都會推薦生活中製造多種儀式感,讓孩子們能夠規律的養成生活習慣,當曾經產生不愉快的飲食經驗時,未來再進入一樣的情境時,心中會特別抗拒,行動上甚至會拒絕張口吃飯。
就像看醫生一樣,曾經不舒服的感受,下次一到就診環境就會因為害怕而哭鬧。
了解孩子不願意吃的原因以後,有沒有什麼能夠改善孩子食慾的方法呢?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分享喔!
其他人也看了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登入中
Liz 營養師
作者
經歷從健康人到生病、外食族、小貪吃。發現心理無法滿足,再多知識都無法開心,因此鼓勵大家學會勇敢面對身體的變化、多愛自己。Stay calm & Eat hard,陪伴你找到最適合的美味、營養又安全飲食生活。多重經驗專業營養師 | 百場以上演講專家 | 音頻節目主持人 | 深受上班族、外食族、老年人、孕婦、兒童及病人喜愛。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zdaily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