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持續性疼痛與童年受虐經驗有關嗎?
前幾天看到有人分享一個一分鐘短片,不禁想起 Zautra 教授在 2005 年發表的研究。那是一個統合分析的研究,目的是要回答一個好奇:「到底成年後的慢性疼痛跟童年的受暴和忽略(以下以受虐代稱)有沒有關聯?」
研究分析的結果指出:
-
童年受虐的成人有較多的疼痛症狀。
-
慢性疼痛的成人童年受虐的比例較高。
-
慢性疼痛「求醫者」比慢性疼痛「未求醫者」童年受虐的比例較高。
-
一般人「有疼痛者」比「無疼痛者」童年受虐的比例較高。
雖然這個研究方法有一些要注意的細節等一下會說,不過整體來說這樣的結論是一個提醒:「慢性持續性疼痛與童年受虐經驗有關!」
早年逆境經驗,包括受暴、被冷落、缺乏照顧、情感忽略、霸凌、重大災難等,不論是單一事件或持續的狀態,都很有可能在我們心中種下「我不好」、「我不安全」、「我不值得被愛」等等,對於自我的負向看法。這些負向看法和慢性疼痛之間有沒有關聯?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這個,但如同這篇研究的結論,這些經驗與慢性疼痛是有相關性的。
那麼,我們能不能夠透過改變這些負向看法,來降低或預防慢性疼痛呢?目前也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但以現有的個人經驗來看,我認為是很有機會的。
不過呢,在解讀這個統合分析的結論要注意的是:
-
它所融合的原始研究,彼此之間對於虐待和忽略的定義不同。
-
分析結論的影響係數(effect size)是小的,也就是說,雖然受虐可能有影響慢性疼痛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唯一)的影響因素。
對於 2 的結果,我不意外,因為有太多的情境可能會形成對於自我的負向看法,受虐僅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啊!
延伸閱讀:
童年不只會傷人!
身心困擾的真實隱喻
Davis, Debra A., Linda J. Luecken, and Alex J. Zautra. "Are reports of childhood abuse related to the experience of chronic pain in adulthood?: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21.5 (2005): 398-405.
其他人也看了
物理治療師教你五個運動,緩解跑者膝(上)
一般不會直接用壓的方式放鬆的髂脛束,除了會太痛之外,效果也不好,還會影響下肢的穩定性,建議可以改用雙手提拉髂脛束的方式,將側面會痛的範圍輕輕提起,再前後輕輕滑動......
膝蓋外側越來越痛?物理治療師帶你認識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
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隨著跑步的人越來越多,「跑者膝」也在慢跑愛好者之間流傳開來,只要發作了,就只能休息幾天再上路,可是越喜歡跑步的人,跑者膝的通常也會越嚴重......
越老跑越慢?物理治療師:沒運動的人才會越跑越慢!
越老就一定跑越慢嗎?研究發現跑者僅管隨著年齡增加,肌肉骨骼結構跟年輕時相比確實退步了 10–20%,但心肺功能在維持訓練的狀況下衰退的似乎沒有這麼多.......
登入中
Cho Chi Yang
作者
【疼痛醫師楊琢琪】從麻醉專業踏入疼痛改善的領域,關心身體疾病,也致力於情緒關懷與生活品質的提升。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inRaisesChange 個人部落格:https://chochiyangmd.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