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耳垢家長最好不要挖
有位爸爸帶兩歲的女兒來門診,因為早上突然發現小朋友的耳朵流出血水和血塊。耳鏡檢查發現小朋友的左外耳道深處有傷口,因為位置很深懷疑是細長異物弄傷的,還好沒有傷到耳膜。爸爸聽了以後反應很淡定:「嗯...…有可能,因為她的確會有拿東西戳耳朵的動作…...」
1~3 歲的孩子很喜歡把東西塞到自己身上有洞的地方,耳朵就是常常遭殃的部位。松果兩歲多的時候曾經拿腋溫計當耳溫槍直接伸進耳朵,下一秒就摀著耳朵爆哭。我趕緊拿耳鏡檢查,他的耳道流血、耳膜上也有出血,一兩個月後血塊才完全吸收。
除了孩子自己弄傷的,家長幫小朋友掏耳朵也容易發生意外。前幾天又遇到一位媽媽帶著一歲多的孩子來檢查耳朵,因為媽媽用棉棒幫孩子清耳垢的時候,小朋友突然動了一下,接著就大哭。檢查以後發現小朋友的左耳耳膜上有積血,還好沒有破裂。
小朋友的耳垢家長最好不要自行清理,因為耳垢具有保護耳道的作用,而且通常會自行排出。除非耳垢阻塞造成聽力下降、耳朵不適,或是檢查內部構造的需求,才會需要清理耳垢。若是擔心耳朵進水,可以用棉球或是較粗的棉棒吸「外耳道」的水,如果太深入不但可能受傷,也可能將耳垢推得更進去。至於各種細長的物品儘可能收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不然看似無害的東西也可能讓孩子受傷。
由於耳朵內非常敏感,除非是較大力道的受傷機轉,不然孩子自己拿東西放進耳朵會造成劇痛,所以受傷通常不會太嚴重。若不幸發現孩子耳朵流血,不用太驚慌,先就醫確認受傷的位置和程度,然後保持乾燥和乾淨避免感染,必要時依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就算耳膜有破裂,大多數仍可以自行癒合的。
幾點重點提醒:
-
兒童耳膜破裂最常是因為中耳炎或異物入侵引起。
-
耳膜破裂大部分會自行癒合,超過兩個月未癒合需考慮手術處理。
-
痊癒前需避免耳朵進水,洗澡時可以用棉花球沾凡士林塞住耳朵。
-
若有感染的疑慮,醫師會視情況開立耳滴劑。
-
細長物品要收好,耳垢不要自己挖。
想看到更多育兒手記嗎?可以到 樹果園丁育兒手記-兒科蔡昕育醫師FB 唷!
其他人也看了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登入中
Hsin Yu Tsai
作者
園丁醫師蔡昕育,是小兒科與兒童消化學次專科醫師,也是小樹松果兩個男孩的媽媽。 種樹養果後才知道教科書僅供參考,養小孩才是兒科醫師真正的修煉! 用兒科醫師和雙寶媽的角度,和你分享兒童健康知識、也聊聊育兒路上的大小事,讓我們一起當育兒路上的好夥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