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法環」也要小心運動傷害?! 一個動作檢測大拇指肌鍵炎

一個動作 測試媽媽手

30 歲的阿承上了一整天的班,回到家立刻興奮的拿出遊戲手把開始努力戰鬥!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搏鬥,休息片刻後阿承突然發現大拇指關節處有灼熱、疼痛感。阿承原本想說只是小事,應該休息就會好了,沒想到過了一個禮拜,疼痛感沒有消失,反而連滑手機、用滑鼠、拿水杯等都會不經意地出現疼痛感……

 

長期反覆姆指動作罹患「媽媽手」

阿承這次因為打電動而引發的疼痛,是罹患了所謂的「媽媽手」,正式醫學名稱是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受到影響的組織通常是「外展拇長肌」及「伸拇短肌」的肌腱與滑膜,位在大姆指手背側的根部區域,屬於「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因使用不正確或反覆動作造成發炎,組織增生後導致肌腱滑動的空間變的狹窄、滑動不順暢,而產生疼痛、腫脹,甚至在關節處出現骨頭增生。

 

什麼人容易得到「媽媽手」

媽媽手通常與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或是反覆用力過度有關,例如:打電動、滑手機、使用哺乳器、抱嬰兒、切菜、工作需要反覆按按鈕等,就可能造成拇指側的支持帶出現增厚,壓迫到下方的肌腱滑動。

 

「媽媽手」的常見症狀

最常見的是在大拇指接近手腕處,持續疼痛或腫脹,一旦用力就明顯疼痛,導致日常生活動作無法使力,大拇指活動受限,部分人可能出現凸起的腫塊,按壓會有不適感。

然而,有其他的疾病與媽媽手有類似的症狀,以下舉出三個常見問題作為例子:

  1. 手腕或指骨關節之退化性關節炎。

  2. 腕隧道症候群,造成手掌麻痛。

  3. 頸部神經壓迫,導致姆指側麻木疼痛。

建議有任何不適問題,還是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如: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

 

一個動作自我檢測「媽媽手」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動作來初步篩檢,自己是不是得了「媽媽手」,或者是發生風險較高。將我們的大拇指包握在其他四指內,然後將整個手腕向下旋轉,拉緊姆指上連接的肌腱,若在這個動作下,感受到姆指接近手腕出有明顯疼痛,罹患「媽媽手」的機率就很高!

這個測試的名稱是「芬可斯坦測驗(Finkelstein’s Test)」,但我們也不能僅以一個測試就做為唯一的診斷工具,一般來說還會利用超音波檢查進一步檢查軟組織發炎水腫的情形,或是輔助 X 光等其他影像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想看更多圖文,可以到 𝐇𝐢𝐁𝐨𝐝𝐲 嗨健康 | 物理治療 𝐱 運動 |看看唷!
也可到 HiBODY 嗨健康 最貼近你生活的圖解健康學 看更多健康專欄文唷!


HiBody 嗨健康 物理治療師
HiBody 嗨健康 物理治療師

作者

HiBODY嗨健康的品牌創辦人,以插畫為主軸的圖文創作,分享最貼近你生活的圖解健康學!想要遠離腰痠背痛、運動傷害與姿勢不良,歡迎追蹤她的Instagram帳號:@hibody_health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