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該包緊緊?被誤會的驚嚇反射
大自然造人真的很神奇,很多反射的存在都是為了生存,而人類行為學觀察的迷人之處,在於了解這些想當然爾的行為,對於一個嶄新的生命來說到底有甚麼意涵。今天想跟大家介紹的是「新生兒的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重點其實是想幫被誤會的莫洛反射(驚嚇反射,Moro reflex)發澄清聲明稿。
什麼是反射?
反射是一種無法自主控制的動作反應,不用經由意識覺察,直接由神經系統做出反應。新生兒的原始反射是開啟自我保護機制及應付生理需求,能引導新生兒在還沒有成熟的自主動作能力之前,遇到狀況能做出回應。
新生兒反射有什麼重要?
新生兒的原始反射,是評估嬰兒神經系統發展的重要指標,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原始反射出現和消失的時間點都有其意義,在適當的時間點沒有出現或沒有消失的原始反射,都可能代表著中樞神經的功能障礙。簡單列出幾個醫生們臨床常用在新生兒神經學檢查的幾種原始反射:降落傘反射、脊椎格蘭特反射......細節不懂沒關係,只要記得這些新生兒反射,都是生物本能,為了生存而存在(為了喝到奶);新生兒反射整合,順適本能發展,我們將能一同見證生命力的美好。嬰兒期就要感覺統合?很難嗎?不難,解開束縛就對了!

什麼是莫洛反射(Moro reflex)?
-
寶寶再仰臥狀態,突然失去平衡或受到驚嚇。
-
會有對稱性雙臂打開外展、手指張開、雙腿伸直,接著伴隨手臂彎曲抱胸和哭聲。
-
不對稱性可能須考慮鎖骨骨折、臂神經叢受損或是半癱等情困況。
-
莫洛反射約在五、六個月大時消失。
莫洛反射真討厭,小孩、媽媽都睡不好?
莫洛反射其實就是大家討厭的驚嚇反射,可是它這麼討厭為什麼還是存在,沒有因為生物演化而消失?因為驚嚇反射其實是一種人類自我防禦保護的機制,是寶寶面對環境未知感官刺激時,所產生的非自主反應,當寶寶有這樣的反射出現時,最需要的是立即獲得保護及安慰,而不是為了怕這個反射出現,把寶寶包緊緊,因為包緊緊就看不到飢餓反應,也看不到其他的反射整合了。
可是不包起來小孩一直嚇到,大家都不能休息阿?
其實魚丸醫師的立場一直都是媽媽一定要自己先顧好(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才有餘力照顧好寶寶,所以不是不能包小孩,而是視情況包,例如說不要包太久(白天大人在旁邊,可以立即安撫不包)、手露出來的包(這樣才看的到飢餓反射)、腳有空間伸展彎曲的包、選擇舒適透氣的布料來包(嬰仔尻川三斗火,嬰兒屁股三把火,小孩真的很怕熱)等等,再次提醒大家,順適本能發展,原始反射整合,寶寶的本能潛力無限。
原文連結:被誤會的莫洛反射
更多的新訊和微簡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以及追蹤我的 IG:dr.fishball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登入中
dr. fishball
作者
哈囉,我是魚丸醫師,是兒科醫師也是四寶媽咪。 因為喜歡小孩,所以選擇當兒科醫師;因為成為媽咪,所以得更努力學習。 喜歡聊媽媽經,在這裡可以和大家暢所欲言,分享我的專業和育兒理念。
網站:https://www.dr-fishball.com/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dr.fishball.mommytalk IG:dr.fish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