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忽略,但女生一定要注意的「骨盆底肌障礙」

骨盆底肌障礙,可能導致失禁

Wall 與 DeLancey 學者在 1991 年探討,骨盆底功能障礙(pelvic floor dysfunction),對於女性健康,生殖器官脫垂(genital prolapse)以及大小便失禁(faecal incontinence),仍是目前常需要解決的問題。

與其專業分工,倒不如一起關注整個骨盆,Wall 與 DeLancey 學者提出的「boat in dry dock theory」認為,對於骨盆底來說,骨盆底肌、韌帶、筋膜用來維持骨盆底張力對於支撐骨盆器官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可以把船想像成骨盆內的器官,而上面的繩索為韌帶以及筋膜,水就是整個骨盆底肌來支撐整個骨盆器官。

骨盆底肌以及提缸肌的功能正常,韌帶、筋膜處在正常張力的情況下,骨盆底就能夠有支撐的作用。若骨盆底肌鬆弛或受損時,骨盆底的器官會由韌帶、筋膜所支撐,但隨著時間這些組織都會被過度牽拉最後受損。

 

骨盆底障礙會導致下面幾種狀況發生:

  •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stress, urge and mixed incontinence)

  • 大便失禁(faecal incontinence)

  • 骨盆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 下尿路感覺及排空異(sensory and emptying abnormalities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 排便功能障礙(defecatory dysfunction)

  • 性功能障礙(sexual dysfunction)

  • 慢性疼痛症候群(chronic pain syndromes)

 

骨盆底功能障礙的三個發展階段:

  1. 功能、解剖、神經學上都是完美的骨盆底。(A perfect pelvic floor that is anatomically, neurologically and functionally normal.)

  2. 無症狀的骨盆底,代償良好,接近完美的骨盆底。(A less than perfect, but well-compensated pelvic floor in an asymptomatic patient.)

  3. 骨盆底功能無法代償,有尿失禁、肛門失禁或骨盆器官脫垂。(A functionally decompensated pelvic floor in the patient with end-stage disease,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anal incontinence, 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導致骨盆底功能障礙的因素可能有:

  1. 前置因子(predisposing factors):性別、遺傳、神經、人體解剖相關、膠原蛋白、肌肉、文化和環境。

  2. 誘因(inciting factors):分娩、神經損傷、肌肉損傷、輻射、組織破壞、根治手術(radical surgery)。

  3. 促進因子(promoting factors):便秘、職業、活動娛樂、肥胖問題、手術、肺部疾病、吸煙、月經週期、感染、藥物治療、更年期。

  4. 失償性因子(decompensating factors):衰老、癡呆、衰弱、疾病、環境、藥物。

 

這篇分享有關骨盆底功能障礙有關的因素、常見狀況,而有關骨盆底功能障礙功能評估,請找相關的醫師、醫事人員、物理治療師諮詢唷!

 

參考資料:

  • Evidence-Based Physical Therapy for the Pelvic Floor: Bridging Science and Clinical Practice

 

想看更多,可以到 物理治療師 Amber  的 IG 帳號 唷!


文妤 王
文妤 王

作者

王文妤 Amber Wang 物理治療師|分享專業知識擅長物理治療、運動傷害、專業分享、動作控制、長者物理治療、淋巴水腫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