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療法:有效打擊慢性疼痛的最佳利器!

增生療法:增加生力軍,幫助修復

增生療法是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關節、肌腱、韌帶受傷的療法,主要是利用各種刺激物或生長因子,來幫助受傷的組織修復、提升身體的穩定度,進而緩解疼痛。常用的促進增生藥劑包括有高濃度的葡萄糖水、PRP、羊膜等。

 

高濃度的葡萄糖水是利用溶液的高滲透壓,造成局部組織的發炎反應。發炎反應可以增加受傷部位的血流,並且讓身體內的生長因子聚集到缺乏血流供應的肌腱韌帶,並提供更多氧氣和營養,幫助受傷的組織修復。

至於 PRP(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是先抽血然後再將血液中的生長因子離心純化後分離出來,然後將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直接注射到受傷的部位,提供自我修復的原料。一般來說,PRP 的效果通常會比高濃度葡萄糖水更好。

另一種常用的增生藥劑是使用羊膜生長因子注射,羊膜裡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及修復物質,可以將經處理過後的羊膜注射到受傷的組織,對組織修復的效果很好,特別是對於一些不適合使用 PRP 的患者,像是年齡太大、有血液疾病、血小板數量低下、使用抗凝血劑、已知癌症尚未治療的患者、曾用過 PRP 但效果不佳,羊膜是一個相當適合的增生藥劑。

 

增生療法可以治療的部位?

增生療法目前的科學證據顯示,施打在肌腱、韌帶、關節、軟骨等組織可以有效減緩疼痛並促進身體功能,特別是在退化性關節炎、足踝扭傷、肩部旋轉肌腱破裂、網球肘、足底筋膜炎、十字韌帶受傷及下背痛都有不錯的療效,另外像:腕隧道症候群等神經的壓迫或受損,也可用增生療法治療。一般來說,一個療程約 3~6 次注射,每次間隔 3~5 週,並依據治療情況做調整。

 

增生治療後我要注意什麼?

增生治療後,注射部位可能會腫痛三天到一週左右的時間,此時應休息並可服用普拿疼或鳳梨酵素以緩解疼痛不適,應盡量避免服用消炎藥物,以免減輕療效。之後可以開始做一些簡單的關節活動,待疼痛緩解後即可恢復正常活動,並請回診追蹤。而搭配復健治療,可使增生療法的修復效果更佳。

 

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呢?

注射過後,建議在飲食上應均衡飲食並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維他命,像是:肉類、蛋類和新鮮的蔬菜水果等,並盡量避免攝取過多澱粉和加工食品。適當的營養攝取更有助於組織修復。

 

不過要注意的是增生療法只是促進組織修復,更重要的是找出造成疼痛及受傷的根本原因,像是矯正長期姿勢不良、不正確的運動動作、減少因工作或其他因素長時間過度使用,並搭配復健及運動治療,才能有效治療病兆並緩解疼痛。


冠誠 陳
冠誠 陳

作者

陳醫師畢業於陽明大學醫學系,目前是藝文康澤復健科診所院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骨質疏鬆症專科醫師,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台灣疼痛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專業會員,台灣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醫學會專業會員。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ehabdr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