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空間症侯群的理學檢查與治療方式
理學檢查的部分,我們可以直接按壓在四角空間上方,看看是否有壓痛及誘發症狀。或是請患者將患側的肩膀外展90度且外轉90度,並維持1~2分鐘,在這個動作之下,四角空間的孔徑會變小,若患者出現與平常不舒服相同的症狀,此時我們可以懷疑他可能有四角空間症候群。
另外,因為腋下神經支配三角肌與小圓肌,我們可以藉由一些Special test測試這兩個肌肉,判斷患者是否有四角空間症候群的可能。
較常使用的方法分別有:
1. Swallow-tail test
請患者身體前屈後雙手向後抬高,當肩關節伸直角度相差大於20度以上時為陽性反應。
患者的三頭肌很強壯,可能會代償三角肌的功能。這時,若請患者先將手肘彎曲後再做肩關節伸直動作,可能可以測出陽性反應。
2. Deltoid extension lag test
先抓住患者的雙手向後請他維持住。
當放開患者雙手時,它的患側肩膀可能會無法支撐而掉落。
3. Bertelli test
請患者做出手臂內旋且外展90度的動作,若肩關節外展角度相差20度以上為陽性反應。
4. Patte's test and Hornblower's sign
此動作為測試小圓肌的力量:請患者在肩胛平面抬高90度且外轉90度做阻力測試,若患者無法抵抗阻力時為陽性反應。或請患者做出舉手碰嘴巴的動作,若小圓肌的力量不足,則患者的手肘會抬高過肩,彷彿在吹號角一般,稱作Hornblower's sign。
四角空間症候群的醫學診斷方法
可利用以下幾種方式檢查,分別為:
1. 數位減像血管造影術 (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
2. 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 (CTA: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
3. 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4. 核磁共振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5. 影像超音波 (MSK or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6. 肌電圖 (EMG: Electromyogram)
7. 利多卡因神經阻斷測試 (Lidocaine block test)
根據文獻回顧:Lidocaine block test配合血管造影術(需比較後旋肱動脈在"休息位置"與"肩外展與外旋90度位置"的血管孔徑或形態),是目前診斷四角空間症候群最好的方法。肌電圖常常出現偽陰性,較不建議。
附註:Lidocaine(利多卡因)是一種麻醉劑,當注射5毫升1%的lidocaine到四角空間,且患者主訴的症狀暫時消失時,為陽性反應。
四角空間症候群 的鑑別診斷
四角空間症候群的症狀常常會跟其他診斷重疊,因此我們也需要考慮以下幾種可能,分別有:
四角空間症候群的治療方式
當懷疑或確定是四角空間症候群時,一開始還是先執行3~6個月的保守治療,如:
a. 軟組織深層按摩
b. 肌筋膜放鬆
c. 治療性運動:如旋轉肌群訓練,肩胛骨穩定運動,動作控制優化
當執行3~6個月的保守治療無效,且Lidocaine block test還是呈現陽性反應時,則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成功率高,但在術後需禁止肩關節外展及外轉動作至少一個月,且術後也建議繼續接受物理治療師的運動指導。
結語
四角空間症候群不是一個容易被發現的問題,成功的診斷與治療也有賴於多專業的合作,當我開始以這個症侯群的方向為這位病友做物理治療後,效果非常地好。希望這篇文章的整理對醫療同業人員或一般大眾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Brown SA, Doolittle DA, Bohanon CJ, et al. 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 the Mayo Clinic experience with a new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case series. Mayo Clin Proc. 2015;90(3):382-394. doi:10.1016/j.mayocp.2014.12.012點擊前往
[2] Hangge PT, Breen I, Albadawi H, Knuttinen MG, Naidu SG, Oklu R. 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J Clin Med. 2018;7(4):86. Published 2018 Apr 21. doi:10.3390/jcm7040086點擊前往
[3] Flynn LS, Wright TW, King JJ. 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 a review. J Shoulder Elbow Surg. 2018;27(5):950-956. doi:10.1016/j.jse.2017.10.024點擊前往
[4] Hong CC, Thambiah MD, Manohara R. 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 The forgotten differential. J Orthop Surg (Hong Kong). 2019;27(2):2309499019847145. doi:10.1177/2309499019847145點擊前往
[5] Werthel JD, Bertelli J, Elhassan BT. Should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eltoid paralysis and intact rotator cuff. 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 2017;103(6):869-873. doi:10.1016/j.otsr.2017.06.008點擊前往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甫銓 陳
作者
【陳甫銓的物理治療筆記】專業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藉由實證醫學支持的物理治療,分享臨床經驗,讓您遠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