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大眾也能做的極限運動-攀岩
如果看過阿湯哥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那麼對攀岩這個極限運動一定不陌生。
攀岩的起源可追溯至 18 世紀末的法國,早期人們爭相挑戰各大的高山,其中著名的阿爾卑斯山也最具代表性。直至19世紀中為了攻下其中的一座而衍生出來攀岩這項技術,所以初期攀岩屬於登山的技術之一,也因為攀岩這項運動需要大量的訓練和專業的技巧,到19世紀末開始有了運動攀登甚至是比賽。
接著我們就來大致的認識一下攀岩的種類吧!依照競賽方式分類,目前的運動攀登分為以下三種型態:
先鋒/上攀:
先鋒攀登需要綁著繩子向上攀爬,高度通常較高,也需要有夥伴或是教練幫你做確保。國內各大岩場的高度從 6 米到 17 米左右,對於熱愛挑戰以及不怕高的朋友來說是非常吸引人的,如果你不怕高又喜歡極限運動與挑戰,肯定會愛上。
而這也是通常大家說的上攀,但兩者間有什麼區別呢?所謂的攀登(Leading)是指岩牆上的保護點尚未架設前,攀岩者必須先鋒攀上去,沿路掛上快扣,再把繩子掛入快扣內作為確保。但其實型態上就是往上攀爬,也就是「上攀」。
抱石:
抱石高度通常比較矮,在安全的高度以下(大約六米以下)進行不需要繩索的攀岩運動,不需要很多裝備就可以進行,而且不用擔心沒有夥伴,這是可以單人從事的運動;可能今天你剛好有空,帶上攀岩鞋就能出發去抱石了。
值得注意的是,抱石不需要同伴,可以單人進行且不需要繩索,那是因為通常抱石攀岩場都會有抱石墊,實際上相對安全,並不符合所謂的「獨攀」;在這邊提醒一下大家,在任何情況下進行獨攀都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速度:
顧名思議就是速度型的攀爬,所以通常是比賽的選手才會接觸,比的就是在15米高的岩牆(賽道)上做速度的攀爬。
其他人也看了
膝蓋外側越來越痛?物理治療師帶你認識跑者膝-髂脛束症候群
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隨著跑步的人越來越多,「跑者膝」也在慢跑愛好者之間流傳開來,只要發作了,就只能休息幾天再上路,可是越喜歡跑步的人,跑者膝的通常也會越嚴重......
越老跑越慢?物理治療師:沒運動的人才會越跑越慢!
越老就一定跑越慢嗎?研究發現跑者僅管隨著年齡增加,肌肉骨骼結構跟年輕時相比確實退步了 10–20%,但心肺功能在維持訓練的狀況下衰退的似乎沒有這麼多.......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敢走路?物理治療師:日行 6000 步防退化
物理治療師 Danlel K. White 探討日常走路與退化性關節炎功能受限相關性,給予醫療從業人員及民眾明確建議:每天 6000 步,關節炎伴隨失能發生率降低一半......
登入中
Toy's Sports Club
作者
健身教練,擁有 AFAA MAT 墊上核心訓練國際證照,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攀岩C級教練,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攀岩 C 級裁判,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攀岩C級定線員,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救生員,TRX STC 懸吊訓練師,2019亞運攀岩全能項目電視講評,2020奧運前哨站攀岩項目全能電視講評,從事運動教學約 12 年。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oys.Sports.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