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執行理學檢查的Special Test,您必須想得更多!
前一陣子 COVID-19 普篩的議題吵得很兇,事實上,當進行理學檢查時,也常常使用到敏感度和特異度的概念。舉例來說,我們會使用Jobe's test這項理學檢查去測試患者的棘上肌是否有撕裂傷,實際操作方式可以參考下圖:
以物理治療師的語言,我們可以這樣解釋:
敏感度(Sensitivity)的定義是指:執行Jobe’s test後判斷為陽性,且在影像檢查中,棘上肌真的有撕裂傷(Positive)的比例。
特異度(Specificity)的定義是指:執行Jobe’s test後判斷陰性,且在影像檢查中,棘上肌真的沒有撕裂傷(Negative)的比例。
根據Nitin B. Jain等人的研究(參考文獻[1]),Jobe's test的敏感度為88%,特異度為62%。
這邊為了避免大家燒腦,我想先簡化計算方法,文章最後再根據實際的盛行率做計算。
我們先假設棘上肌撕裂傷的盛行率為50%。所以若對200個人執行 Jobe's test,則其中100個人的棘上肌是有撕裂傷的,另外100個人的棘上肌是健康的。我們可以做表如下:
此時陽性預測率(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為:88/(88+38)=69.8%。 我們可以這樣解釋,若以Jobe's test測試患者的肩膀,在盛行率50%的情況下,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則10個人當中,約有7個人的棘上肌是真的有撕裂傷,但其中有3個人是健康的卻被檢測為棘上肌撕裂傷(稱作偽陽性)。
而此時的陰性預測率(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為:62/(12+62)=83.7%。 我們可以解釋為,以Jobe's test測試患者的肩膀,若檢測結果為陰性,則10個人當中,約有8個人的棘上肌是真的沒有撕裂傷,但有2個受傷的人沒有被檢查出來(稱作偽陰性)。
好的,現在讓我們回到現實生活,事實上,棘上肌撕裂傷的盛行率隨得不同年齡層而改變,根據Horoshi Minagawa等人的研究(參考文獻2),20~50歲為0%,50~60歲為10.7%、60~70歲為15.2%、70~80歲為26.5%,80歲以上為36.6%。而棘上肌撕裂傷的人當中有34.7%的人有症狀,65.3%的人沒有症狀。
若我們取年齡層介於60~70歲,以盛行率15%計算,並以相同敏感度和特異度經過四捨五入計算後可做表如下:
此時,
陽性預測率下降至:26/(26+65)=28.5%。
而陰性預測率上升至:105/(4+105)=96.3%。
我們發現,在同一測試的敏感度及特異度不變的情況下,當我們要以陽性預測率來判斷患者的情況時須非常小心,因為當疾病盛行率越低時,陽性預測率跟著越低。
因此,當我們在年齡介於60~70歲的病友身上施作Jobe’s test且測出陽性,就鐵口直斷地說患者的棘上肌有撕裂傷,是個非常不理想的做法。但相反的,因為此時的陰性預測率很高,所以若Jobe's test的檢測結果為陰性,那我們可以比較有信心的告訴他,您的棘上肌受傷的可能性較低,但還需要請醫師安排進一步的超音波或核磁共振檢查。
更何況,Nitin B. Jain的研究團隊已經事先排除有頸椎問題、肩關節脫臼或手術過的病患,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來,那麼這個測試一定非常不準。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再怎麼厲害的篩檢,也沒有百分之百準的,臨床上實在不得不慎啊!
參考文獻:
[1] Jain NB, Luz J, Higgins LD, et al.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pecial Tests for Rotator Cuff Tear: The ROW Cohort Study.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7;96(3):176-183. doi:10.1097/PHM.0000000000000566 點擊前往
[2] Minagawa H, Yamamoto N, Abe H, et al. Prevalence of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rotator cuff tear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From mass-screening in one village. J Orthop. 2013;10(1):8-12. Published 2013 Feb 26. doi:10.1016/j.jor.2013.01.008 點擊前往
其他人也看了
趕快檢視改進,造成身體這裡痠那裡痛的三個居家爛姿勢(上)
人們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將肌肉變緊、把關節變歪,過程中如果壓到神經,還可能讓其他區域的肌肉也跟著變緊,再回過頭來增加神經壓迫、關節歪斜的風險......
多動多健康!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各年齡活動量(下)
5-17 歲兒童及青少年,一週中每天應至少進行 60 分鐘中等強度到高強度身體活動,主要是有氧的身體活動,每週應至少 3 天有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以及加強肌肉和骨骼的活動......
蚯蚓爬上腿?認識俗稱靜脈曲張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感覺到沈重、酸痛疲勞、甚至疼痛之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像是舉步困難、平衡變差、腳踝活動度變小、肌肉無力等......
登入中
甫銓 陳
作者
【陳甫銓的物理治療筆記】專業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藉由實證醫學支持的物理治療,分享臨床經驗,讓您遠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