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也能運動嗎?
有很多癌友在療程之後,都發現在體力、甚至關節活動度、心肺耐力......等等都大不如前,常常被問到的問題像是:「到底在療程中可不可以運動?」、「我發現現在連做家事都很喘很累、提個菜都沒什麼力氣,要做什麼樣的運動?」、「運動能夠幫助我什麼?老師我有port-A或者有術後的疤痕是可以運動的嗎?」
只要在合適的時間、適量適合的運動,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同意下,是可以的唷!根據108年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為「惡性腫瘤(癌症)」,而在 25-44 歲,『癌症』為死因前二名。而癌症多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將近85%。
癌友會有一些共同的症狀像是:疲累、頭暈、嘔吐、疼痛、呼吸困難、失眠(睡眠障礙)、食慾變差、便秘、腹瀉、盜汗、掉髮、口乾舌燥、昏昏欲睡。
症狀發生分成三個類型及症狀:
急性期:發生在治療前或治療期間,但發生時間短。
慢性期:症狀發生後會持續幾個月到幾年。
晚期:會在治療後幾個月到幾年發生。
這三種不同的症狀,在癌症期間都會產生明顯不良的影響,而治療藥物像是化療、放療、鴉片類,也會伴隨藥物的副作用產生不適症狀發生。這些所有症狀的會影響到癌友們的日常生活品質,影響生理心理。
目前研究中針對住院治療的癌友們,運動介入設計有3週、6週、8週、12週,每週運動次數為3-5次,運動時間為30-45分鐘、運動組數來計算,而這些癌友們癌症的類型最常見的為血液惡性腫瘤、其次為乳癌。(Nakano J et al., 2018)
運動的類型:阻力運動、有氧運動
適合執行運動時間:
化療期間
移植期間、後(血癌)
手術前、手術後
放療後
住院期間、住院後 。
運動介入之後,發現在疲勞、疼痛、睡眠障礙、呼吸困難都有顯著的改善。在阻力運動加有氧運動的搭配來說,改善的效果是比較卓越。在呼吸困難症狀,通常會因為治療的壓力、情緒、會影響到生理的狀況,而放療以及化療也有可能讓心肺疾病這些併發症發生(纖維化、阻塞等等)。 呼吸困難症狀的治療像是鴉片類藥物治療,加上運動的介入之後,呼吸困難也是大有改善,當然在心肺功能方面也是!
有非常多的研究提倡運動對於癌症症狀的重要性,甚至提高存活率,抑制癌細胞生長,當然也有需多需要注意的生理狀況,因此,一定要找有相關醫療人員來幫助您,一起加油陪伴。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登入中
文妤 王
作者
王文妤 Amber Wang 物理治療師|分享專業知識擅長物理治療、運動傷害、專業分享、動作控制、長者物理治療、淋巴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