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爸爸,您的健康我來守護
自己不用穿最好、吃最飽,但希望兒女們都能夠吃到最喜歡的食物,露出笑瞇瞇的模樣,即使在外面委屈受苦,依然保護著全家。他是我們多數人的爸爸。出社會後,才發現賺錢真的不容易,在現在這個要養活自己都挺辛苦的時代,無法想像要養一家人的爸爸,一路是怎麼走來的。
19~30歲男性的身材、精力、體能和健康等,都算是人生最高峰,雖然30歲以後正值壯年時期,但體內細胞分解的速度其實已經大於更新速度,所有器官與身體功能都會逐漸遞減,像是脂肪組織的增加、骨質流失和血管硬化,身體的靈活度、柔軟度與感知能力也會在40歲後明顯下降等,加總起來使影響罹患代謝症候群或其他疾病的風險大幅增加,加上長期壓力大、睡不好或休息不足,都是給健康擊上重重的一拳。現在終於我們也有能力了,趕緊開始照顧爸爸的健康吧!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男性普遍的飲食內容為脂肪偏多、醣類略低,營養素方面以維生素E、鈣、鎂和鋅等平均攝取量未達建議量,其中又以鈣質特別需要注意,因為通常較常呼籲女性注意骨質疏鬆症的問題,反而忽略男性亦會發生。
所以以下幾項重點,接下來在照顧爸爸們(男性們)健康飲食時,可以特別注意:
飲酒適量、多吃蔬菜
無論是工作應酬需要或親友聚餐時,大魚大肉小菜配酒,是常見的現象,過量飲酒會傷身是眾所皆知之事,令面容易被忽略的是喝酒時同步吃下的食物和下酒菜,往往有過多的熱量、重鹹(鹽)、油脂和糖,加上酒本身的熱量,使體內囤積過多的脂肪,久而就之使酒精傷胃外,慢性疾病罹患風險也隨而增加。
有許多以往是中年男性較常發生的癌症或疾病,因為時代、工作和文化的改變,連帶下修這些疾病罹患風險年齡,年紀輕輕發生心臟病、大腸癌、肝硬化或痛風等男性已經越來越多…,所以必須重複反覆宣導。
不過酒不是完全不能喝喔!在標準的飲食指南中,以及有名的地中海飲食法裡,都有包含飲酒這個項目。建議男性一天酒精攝取量以20公克為上限,不是20公克的酒!是20公克的『酒精』,因此要依照酒類品種、酒精濃度來計算出才知道實際能喝的總量,以常見的啤酒為例,大約是兩罐。
同時也要養成多吃蔬菜的好習慣,健康飲食行為必須越早養成習慣越容易改變。應酬要多吃菜不免困難,因此非應酬時,盡量多攝取蔬菜、清淡飲食,少油炸與重鹹。
補充鋅鎂和茄紅素
『鋅』常在男性營養補充中被提起,因為鋅與男性性功能有關,更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微量礦物質,與肌肉和蛋白質合成和免疫系統等都有關,所以皮膚狀態、改善落髮、修復心血管發炎、改善動脈硬化,甚至腸道的健康,都有鋅參與其中。
常見含有鋅的天然食物有海鮮、紅肉、全穀雜糧類和堅果種子。
而『鎂』在骨骼健康、新陳代謝和肌肉運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若攝取不足會影響睡眠與放鬆,甚至降低體內代謝和健康維持。對於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或休息量不足的爸爸們,怎麼睡都睡不飽、起床疲憊感還是很重或補充B群仍無感,那就要考慮是不是鎂吃的不足了。
常見含有鎂的天然食物有海鮮、紫菜、全穀類、堅果類和深色蔬菜,與鋅的補充來源是差不多的!可以見得這些食物的重要性。
另外,男性平均在50幾歲開始,會出現排尿困難的症狀,通常經由醫生診斷後為攝護腺肥大;有習慣抽菸、喝酒以及肥胖的人,會提高和提早發生的機率,因此維持正常體重是50歲以上男性的一大課題,飲食方面,需要避免高脂肪和口味較重、刺激性高的食物;建議多喝水、補充鋅、攝取富含茄紅素的食物,例如:番茄,以及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與堅果種子,加強攝護腺保健。
蛋白質很重要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家中若有高齡的爸爸,首要關心是否有肌少症的問題。肌肉隨著年齡升高與身體活動量的降低,流失速度逐年增快。初期可以維持日常生活作息,但隨著肌肉生長與維持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流失,開始從走路的平穩、從椅子上站起來的快慢、遇到危險的反射反應等,都會連帶被影響到,這時候要再加強肌肉的健康會更加辛苦,所以蛋白質攝取量必須盡早開始注意。
因爲年齡的增加,使牙口功能也逐漸退化,對於吃肉類食物的咀嚼會越來越辛苦,加上多數長輩擔心心血管疾病問題更勝肌肉健康,因此會刻意減少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以協助準備肉質比較軟嫩且油脂量少一點的蛋白質類食物,例如:魚類、豆製品(包含豆漿、豆腐等)、軟化的雞肉豬肉、蒸蛋等,讓他在補充優質蛋白質的同時,也不用擔心影響心臟健康。
謝謝你,爸爸們!祝全天下的父親都能平安、健康和快樂。
其他人也看了
不想舊傷一再復發?物理治療師:3 個居家簡單肌力訓練(上)
肌力訓練要練到甚麼程度一直是眾說紛紜,「居家運動」不是要把這些肌肉「練大塊」,而是要讓這些肌肉能夠負荷每天的使用,應該以提升「耐力」為優先考量......
你有手麻困擾嗎?物理治療師:四個手麻常見的原因與特色
隨著 3C 產品使用時間越來越長,因手麻而來求診的患者也越來越年輕,手麻的原因相當複雜,因此治療師會從頸椎、胸口、手肘、手腕一路尋找壓迫點......
為什麼跑步時會側腹疼痛?物理治療師帶你認識 ETAP
相信很多運動的人都偶爾經歷運動過程中感覺腹部有個強烈且突然的刺痛,有時候甚至會到肩膀,這個疼痛可能也會痛到讓你停下來,可是去做檢查或是看醫生時,這種疼痛又已經不見了......
登入中
Liz 營養師
作者
經歷從健康人到生病、外食族、小貪吃。發現心理無法滿足,再多知識都無法開心,因此鼓勵大家學會勇敢面對身體的變化、多愛自己。Stay calm & Eat hard,陪伴你找到最適合的美味、營養又安全飲食生活。多重經驗專業營養師 | 百場以上演講專家 | 音頻節目主持人 | 深受上班族、外食族、老年人、孕婦、兒童及病人喜愛。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zdaily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