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至親心中的傷痛。諮商心理師: 心裡受傷也需要好好被照護

壓抑心裡的傷,不如好好包紮

不要難過往往讓人更難過

「節哀順變」

「不能哭!阿嬤會走不開!」

「不要一直想,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節制哀傷、順應變故,這真的能安慰到人嗎?

若你突然間失去了與你關係緊密的人、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人,你真的不難過嗎?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準備好告別。

 

面對摯愛的家人,捨不得他們承受病痛、苦難的折磨,但同時也不捨要與他們永遠的分離,這樣矛盾的心情,讓我們在面對「告別」時,特別痛苦。

在失落事件發生之後,我們可能也急需處理一件件接踵而至的手續、喪禮、儀式等,為了能順利處理這些事務,我們也下意識的「忽略」我們內心真實的感受。

因種種因素而卡住我們悲傷的過程,也容易讓悲傷轉變成為「複雜性悲傷」,延長並複雜化了失落哀悼的歷程。

因此,如何在失落的第一時刻,讓我們的悲傷得已被適當的對待、照護是很重要的。

 

不只身體的傷需要先清潔消毒 心裡的傷也需要被好好照護再包紮

想像一下,如果今天跑步,在滿是泥沙的柏油路上跌了一跤,傷口破皮了又沾滿髒東西,需不需要先沖洗傷口、消毒之後再包紮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要是都不清潔傷,馬上覆上紗布,那豈不是把泥沙、細菌都一起包在傷口裡了,這樣的傷口不會發炎化膿嗎?但在面對悲傷時,我們通常是趕快蓋上紗布,好像看不見傷口就好了?

 

社會文化普遍對負向情緒的不接納

從小到大,這些話,有沒有覺得很熟悉?

「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

「不准生氣!」

「你再生氣我就不理你了!」

「哭很丟臉欸,大家都在看你!」

「恰北北沒有人會喜歡你喔!」

這些話教我們什麼?似乎負向情緒是不好的、不應該存在的,最好要把他們藏起來、不應該表現在他人面前,所以我們很「社會化」的表現好的一面,習慣把負向情緒壓抑下來。

這樣的習慣,也很容易讓我們在面對失落時,再次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因應失落。

但你知道嗎?這樣不是好的方式。

 

負向情緒只能被疏導 不能被壓抑

你的悲傷、不安、痛苦、憂慮、傷心、憤怒......,戴上面具壓抑之後,他們就會如你所願地消失嗎?

不會的,這些情緒反而很容易在身體裡累積,甚至被壓抑到潛意識中,於是,許多人特別容易在失落事件發生後,產生許多的身心症狀,例如:頭痛、胃痛、失眠、多夢(藉由潛意識反映出來)。

 

身體受傷需要休養 心裡受傷也需要休養

假如我們的好友或家人今天出了車禍,腳受傷骨折了,他需不需要三至六個月的時間臥床休養呢?我想我們應該不會建議他「你要趕快下床跑步啊,這樣骨頭才會趕快長回來啊」,因為要是骨頭還沒長回來,立即下床活動,是可能造成更劇烈受傷的,對嗎?

而我們在生命中失去了一個至親至愛的人時,我們又怎麼可能完全不傷心、痛苦、悲傷、遺憾、不捨呢?

那我們能不能容許自己的心「臥床休養」呢?

 

若是可以,我們都不希望這些事發生;但如果它發生了,我們能否給自己更多接納與包容?練習用一種慈愛、溫柔去容納與照護我們的悲傷。

 

如果想看更多,歡迎前往追蹤 楊雅筑諮商心理師粉專


楊雅筑 諮商心理師
楊雅筑 諮商心理師

作者

楊雅筑 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學校講師。美國認證阿德勒鼓勵諮詢師。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親子諮詢師/親子生活教練/阿德勒讀書會帶領人。在諮詢工作中發覺,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機會踏入諮商室,但可能都有著相仿的困擾。因此期盼藉由文章分享,讓心理學可以更普及,讓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好好被照顧與理解的機會。歡迎追蹤 FB 粉專:www.facebook.com/yachu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