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腳痛,是生長痛?還是骨腫瘤、幼兒類風濕性關節炎?
有些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骨骼迅速拉長,所以常會導致身體、骨骼、肌肉產生牽拉的痛感。當孩子出現類似生長痛的症狀,還是要注意疼痛表現,因為也有可能是骨腫瘤、幼兒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其初步疼痛特徵近似生長痛,會讓家長誤以為是生長痛而沒有注意,例如:症狀都是以疼痛表現,生長痛、骨腫瘤的疼痛發作時間皆以晚上至凌晨為主,下表是三者徵兆的比較,可供參考:
如何初步區分「生長痛」或「骨腫瘤」、「幼兒類風濕性關節炎」?
陳建成主任指出,可以從發生年齡、發生時間、疼痛部位、疼痛感受做相同及不同的初步比較。下圖為「生長痛或骨腫瘤、幼兒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同異處參考表」:
延伸閱讀:兒童也會有關節炎?一表檢測是否有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孩子晚上哭鬧的成長痛,什麼原因造成?
許多家長常會抱怨,小朋友常從睡夢中痛醒哭鬧,影響家人睡眠,可是怎麼找都找不出疼痛原因,不免會問:「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生長痛?」
羅福松醫師表示,截至目前為止,成長痛並沒有確切診斷標準,而是透過症狀特徵評估,包含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及家長,最近有沒有過度運動?有可能是過度活動後引起乳酸的堆積,或是運動傷害造成;有沒有紅、腫、熱、痛症狀?按壓時會不會增加疼痛程度?有可能是骨膜發炎引起的疼痛;走路也沒有跛腳,有可能是腳受傷的疼痛?如果排除這些特徵,就會認定是生長痛。
陳建成主任引用文獻解釋,目前有不少生長痛發生的原因,值得大家參考:
-
骨密度過低:
利用骨聲速(SOS)儀器檢測發現,成長痛孩子的骨密度較低,會比沒有成長痛孩子為低。此外,出生時體重過低(小於 3000 公克)、頭圍較小(約 34~38 公分, 可參考寶寶生長曲線對照表)的嬰兒,因骨密度低,成長痛也較高。
-
維生素 D 含量不足:
有一項研究顯示,疼痛較為劇烈的孩子,血中的維生素D含量不足,另一組研究發現,補充足夠維生素 D 後,疼痛減緩。
-
家族遺傳性疼痛:
一項研究指出,有生長痛的兒童中,70% 兒童的家庭成員也患有生長痛。另外在成長痛合併出現偏頭痛、頭痛、腹痛等兒童中,則發現家長也經常出現疼痛敏感表現行為,例如:怕打針等反應,推論認為可能是緣於家庭學習環境造成的疼痛敏感性學習效果,使得孩子對疼痛感受性強烈,常會喊痛。
孩子生長痛怎麼辦,該如何緩解?
孩子半夜痛到哇哇叫,家長該要如何緩解?羅福松醫師建議,當孩子出現疼痛情形,家長可以協助緩解疼痛。
-
安撫:
多多安撫孩子情緒,有爸媽陪伴,讓孩子有安全感。
-
熱敷:
以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疼痛部位,減緩疼痛感。
-
按摩:
用手按摩、觸摸或空拍大、小腿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疼痛。
-
服用止痛藥:
若疼痛劇烈,家長可以詢問專業醫師或藥師,使用輕微止痛藥(普拿疼)緩解。
延伸閱讀:打生長激素就能長高?以足球金童梅西為例
原文出處:大家健康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登入中
雜誌 大家健康
作者
《大家健康》雜誌是董氏基金會於1985年創刊,提供各類健康資訊供民眾參考。經過多年的改版與調整,現行的《大家健康》雜誌,已朝向專業的健康生活雜誌邁進,適合一般大眾學習身體自我保健。每期都有日常生活的健康主題,透過深入淺出的報導,讓讀者獲得實用的保健常識。《大家健康》每期固定單元有「SMART醫療」、「親情巧克力」、「親子甜甜圈」、「吃出健康」、「心靈活水」、「健康新知」、「元氣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