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疫情封鎖的最佳解法--群體免疫
最近開始持續開放疫苗接種意願登記,每有一人打疫苗,我們就離群體免疫更近一步。 能打得到的疫苗就是好疫苗,提升疫苗覆蓋率,達成群體免疫,我們才能看到疫情終點。
什麼是群體免疫?
過往的傳染病,多半是利用阻絕傳播鏈的方式,配合一定程度的特效藥,來讓疾病消逝(譬如霍亂、天花);而面對難以阻絕傳播的傳染病,也就是飛沫、甚至空氣傳染的疾病,因為阻絕傳播很困難,就可透過疫苗達成群體免疫,讓病毒不再將人當作載體,不再能夠傳遞與變異,進而不再影響人類社會。
群體免疫有什麼好處
如果大家都擁有了免疫力,病毒的傳播力就會減弱,當擁有免疫力的人足夠多,就能有效切斷傳播鏈,保護沒有免疫力的人。
此外新冠病毒變異時,也需要有人當載體,群體免疫後病毒缺乏載體,就減少了變異機會。
為何感冒不能群體免疫?
傳染容易的疾病(如飛沫/空氣傳染)不僅難以阻絕傳播鏈,其變異機率也更大,就像近期肺炎因為全球數千萬人感染,也出現了Alpha、Delta等等的變型;感冒也是如此,容易傳染難以阻絕也因此變異迅速,所幸造成的重症機率相對低。
但歷史上也有西班牙大流感這樣的可怕感冒傳染史。
我們離群體免疫有多遠
一般認為要達到群體免疫,至少要6~7成人口擁有免疫力。以台灣目前的接種覆蓋率與速度而言,都還差得很遠,這段期間雖然鬆綁,也請大家不要放低警戒,
#口罩、 #洗手、 #社交距離 仍然是遠離病毒的三大防身術!
即便是疫苗覆蓋率超高 (將近七成) 的以色列,至今都仍受到變種病毒的威脅,疫情要終止要仰賴全地球人一起努力達成群體免疫,人人都是重要的一份子。
預估2022年底才能群體免疫?
從疫苗推出至今約半年時間,全球已經注射20億劑新冠肺炎疫苗。如果照目前的施打速度,全球要達到7成的群體免疫門檻,還需要9個月的時間這還不考慮當前疫苗分配不均(如印度、非洲等地區)或部分國家地區民眾施打意願低落(像是日本、香港),讓全球免疫進度遇到障礙的狀況,學者推估2022年底才能達到全球群體免疫。
好在台灣人施打意願很高,只要台灣人都願意打疫苗台灣提前達成群體免疫是非常有機會的,想要提前正常正活、甚至出國旅遊,疫苗要趕快打起來,品牌迷思可以先放下,AZ 和莫德納對於重症防禦力都一樣優秀!
原文出自大禹治水 恩主公醫院 高銘鴻醫師 三峽北大泌尿科粉絲團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登入中
高銘鴻 醫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