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思維,現在就停止責怪自己
在社會巨大的傷痛裡,我們都需要被撫慰,心理疾病的成因很複雜,除了生理、心理因素,往往也涵蓋了不可抹滅的環境、社會文化因素。
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不會去說斷手的比斷腳的還「幸運」,或者告訴一個人「喔,你只是斷一根手指頭,比起他斷了一支小腿,這不會痛啦!」,這樣的話,你一定覺得荒謬。
但這在心理疾病、甚至是情緒感受上,卻無時無刻都在發生...
我們很容易輕忽情緒感受的痛楚,認為看不到傷口、那就沒什麼,甚至是即使已經被診斷為心理疾病了,也很容易被輕描淡寫、粉飾太平的帶過,甚至責怪當事人。
#看不到不代表不痛
看不到的傷口不見得比較不痛,相反的,往往因為社會文化、價值觀、群眾反應,使得心理疾病或負向情緒過度被壓抑、貶抑、指責、嘲笑,讓心理疾病變得惡化,標籤與污名化往往是使負向情緒感受更容易被忽視、使之落入更難/也不願被處理的情況。
心理衛生推廣,意圖使負向情緒、心理疾病去除污名化與標籤,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自己開始。
#痛苦是無法被比較的
心痛也是痛苦,而痛苦是無法被比較的。
並不會因為看不到,就比較不痛。
請讓我們練習,對自己慈悲(compassion),讓我們傷口有機會被好好照顧,除去那些使我們傷口發炎的惡意,讓我們的傷可以有機會好起來。
讓我們一起,成為這個社會的良藥-對自己與身邊的人慈悲。
#慈悲是可以練習的
Dr. Kristin Neff-德州大學奧絲丁分校心理學教授,也是自我慈悲領域中的研究先驅,認為自我慈悲是「對自己所受的苦敞開心,被自己所受的苦打動,以關懷與仁慈對待自己,以理解和不批判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不足和失敗,承認自己的經驗是人類普遍的經驗之一。」
當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摯友、親愛的家人展現接納、寬容與慈悲,也意味著我們有機會也有能力做到慈悲。
同時,我們也需要練習把這樣的愛與慈悲回轉給自己。
因為,生病並不是你的錯,
當我們能感到痛苦,表示我們也能對世上的良善同感,讓我們一起-成為彼此的溫熱。
如果想看更多,歡迎前往追蹤楊雅筑諮商心理師粉專
其他人也看了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現在極為普遍,尤其久坐、低頭用手機,及長期高壓。根據美國脊骨神經協會,肩頸問題與不良姿勢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可能變為慢性疼痛、脊椎疾病、頭痛、疲勞等,以下將詳細探討肩頸僵硬的五大原因 ......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登入中
楊雅筑 諮商心理師
作者
楊雅筑 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學校講師。美國認證阿德勒鼓勵諮詢師。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親子諮詢師/親子生活教練/阿德勒讀書會帶領人。在諮詢工作中發覺,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機會踏入諮商室,但可能都有著相仿的困擾。因此期盼藉由文章分享,讓心理學可以更普及,讓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好好被照顧與理解的機會。歡迎追蹤 FB 粉專:www.facebook.com/yachu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