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後肌腱勞損四階段以及診斷與處理
先前有介紹過何謂脛後肌腱失能,今天要說明一下脛後肌腱勞損和如何診斷、檢查與處理。
脛後肌腱勞損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
足部內側模糊疼痛,有時會沿著內髁後下緣向前延伸到舟狀骨。
-
第二階段:
足弓開始塌陷或原本既有的扁平足變得惡化。
足部異常內旋(pronation),從正後方觀察跟骨軸線的遠心端往外側斜出去,同時前足往外撇出去,異常的那一側可以看到超過兩隻趾頭,稱之為「太多趾頭徵象」 (too-many-toes sign)。
-
第三階段:
距下關節(subtalar joint)開始退化。
-
第四階段:
其他踝關節開始退化。
檢查與診斷
脛後肌腱失能的那隻腳,足部做內翻(inversion)的動作時會痛或無力,單腳踮腳尖困難,或是多做幾次之後很快疲乏。仔細審視雙腳外觀,觀察有沒有上述各階段的異常現象,若有跟骨外翻(valgus)的現象,握住跟骨看看能否矯正內翻的現象;如果無法矯正,表示失能已進展到第三階段以上。
影像檢查可觀察距下關節等足踝關節有沒有受到影響,但對於診斷脛後肌腱失能而言並非必要;如果要拍 X 光,要在站姿下攝影。
處理和治療
如果有顯著發炎,可以使用 RICE 策略:休息、冰敷、壓迫、抬高,搭配消炎止痛藥,也可以考慮暫時使用石膏固定避免進一步的刺激,但是不要注射類固醇!鞋子最好換成平底繫帶的鞋子或靴子,也可以搭配矯正鞋墊。鞋墊的製作重點在於「維持足跟在適當的位置」和「對內縱足弓給予支持」。
等到發炎舒緩之後,便可以開始運動復健,動作的方式放在下一段落詳述。
此外,雖然目前還沒有建立紮實的證據,但以致病機轉和其他結構的研究來推論,增生注射也是合理的治療方式之一,透過「高濃度血小板濃縮液(PRP)」和「高濃度葡萄糖液」注射到勞損弱化的脛後肌腱處,搭配動作訓練,理論上是可以促進肌腱的修復,確實也有增生療法的機構已經在這麼做了。
如果已經積極地採取上述方式處理脛後肌腱失能,但狀況仍未改善或持續惡化,同時對生活有顯著的影響,那麼也可以開始考慮手術矯治,詳細手術方式與選擇,請洽足踝骨科醫師。
其他人也看了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膝蓋痛比你想得更複雜!膝蓋痛就醫該注意的事
田徑場還是河濱,都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跑者和騎士,同時診間也出現越來越多膝蓋痛的人,到底該如何尋求協助與常見的膝蓋往內夾問題與治療方向......
登入中
Cho Chi Yang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