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蚊蟲多,防蚊液種類繁多,有什麼注意事項?

防蚊液成分不同,持續時間有差

雖然近期天氣忽冷忽熱,但連日的綿綿細雨仍造就蚊蟲滋生的問題,大家常會使用防蚊液,但防蚊液種類繁多,如何挑選呢?其實可以分為三大類,即天然精油類、敵避(DEET)與派卡瑞丁(Picaridin)。

 

天然精油防蚊產品,如:香茅、薄荷、樟腦、尤加利精油、檸檬桉,這類產品的特性就是有較濃烈的精油味道,可藉由特殊氣味驅除蚊蟲,但也因為精油容易揮發的特性,通常效果較為短暫,大概 2~3 小時就要補充一次。這類產品主要要注意樟腦、香茅等成分會造成蠶豆症(G6PD deficiency)病人產生溶血性貧血,應當避免。此外,國外亦有將檸檬桉成分列為 3 歲以上才建議使用。

 

另一種市售防蚊液成分:Diethyltoluamide,也就是常聽到的「敵避」、「待乙妥」或是「DEET」,作用機制是能夠對蚊蟲之特定化學物質進行嗅覺阻斷,使蚊蟲(包含:跳蚤、壁蝨)無法對人類的汗或呼吸等特定化學物質所吸引;另有部分研究顯示蚊蟲本身就不喜歡這類化學物質的味道。

含有這類成分的產品已於世界廣泛使用多年,且有多種不同濃度的產品,濃度與效果維持時間成正比,如 12% 可維持 4 小時,50% 可維持 8 小時。安全性資料顯示依照一般建議使用方式(不過量),並不會造成人體危害,對於孕婦及孩童都是可以接受的。查詢產品仿單(說明書)中,可以得知含有該成分的產品用於 6 個月以上嬰幼童是許可的;然而,參考加拿大政府對於該成分的建議,則會依照嬰幼兒年齡給予不同濃度與頻率的建議:

  • 6 個月至 2 歲:10% 濃度,每日至多一次。

  • 2 歲至 12 歲:10% 濃度,每日至多三次。

  • 12 歲以上:30% 濃度。

 

最後一類藥品成分為 Picaridin(派卡瑞丁),也可稱為 Icaridin(埃卡瑞丁),作用機制大致也是針對蚊蟲的「嗅覺干擾」。防蚊效果與濃度一樣呈現正相關,且較 DEET 能提供更久的效果,如 15% 可維持 8 小時,25% 可維持 12 小時。這是一種號稱無色無味的化學合成物質,研究中發現急性毒性可載劑量大於 DEET,也就是說理應是更安全的一種物質,但可能因受限於上市時間較短且無完整安全性資料,所以所核准使用的年紀多為 2 歲以上,但每天不超過 2次使用。

 

對於有蠶豆症的人來說,敵避(DEET)和派卡瑞丁(Picaridin)都不會造成溶血性貧血,但部分產品含有多種成分,可能包含薄荷或樟腦等物質,進而使蠶豆症病人產生危害。此外,防蚊產品種類繁多,依業者所申請方式,可為環境用藥(歸環保署管理)或人用藥品(歸食藥署管理)。若為環境用藥,則宣稱標示僅限用於環境(如:紗窗),而藥品則可宣稱用於人體(皮膚);若該產品為指示藥品,則受藥事法管理,而這類產品無法恣意於網路購買或進行廣告,若違規則有罰則。

 

防蚊產品種類繁多,總結有以下注意事項:

  1. 藥品安全性,無法以天然或人工合成作為絕對分法。

  2. 蠶豆症病友需避免使用薄荷、樟腦等物質。

  3. 若為人用指示藥品,則不可於網路購買或自行廣告。

  4. 若需用防曬產品,建議先使用防曬產品(並等待防曬品乾了),再使用防蚊品。

  5. 避免噴灑於手掌,以免拿食物進食時一併攝入(建議只噴於衣物鞋子上)。


Mika Chen
Mika Chen

作者

health innovator, expect to transmit useful knowledge.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