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舉手痛?不一定是五十肩!更高機率是肩夾擠症候群!

踏拉彈力帶運動 舒緩肩夾擠

多數的肩膀痛來自肩夾擠症候群,手抬不起來不一定就是五十肩喔!如何分辨五十肩與肩夾擠症候群以及如何緩解疼痛?

 

什麼是肩夾擠症候群

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與姿勢不良的壞習慣,會使肩胛骨大多處於過度前傾、下沉、向下旋轉的位置,把手抬高時,因為肩胛骨沒有足夠地跟著向上旋轉,而讓肩膀的肌腱受到擠壓產生肩膀痛、肩膀無力、舉手疼痛等症狀。

 

肩夾擠症候群的症狀

  • 肩膀痛,特定角度疼痛。

  • 疼痛輻射至手臂。

  • 夜間加劇。

  • 肩膀無力、手無力。

 

肩夾擠症候群的原因

肩夾擠症候群致病的主因是肩膀肌群使用過度,特別是高舉手臂反覆使用的活動,另外長期的姿勢不良低頭、駝背等,或肩膀過度負重,也會造成肩夾擠的發生。長期下來,可能伴隨著旋轉肌症候群及骨刺等併發症。

常見造成肩夾擠症候群的活動如:

  • 游泳、網球、棒球等運動。

  • 畫畫、打包、抬高搬物、過度負重、低頭駝背、反覆使用肩膀等動作。

 

肩夾擠症候群的治療

初期會採取保守治療,以緩解疼痛為重點,以藥物治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與物理治療為主,效果不佳時則可考慮使用增生治療,以高濃度葡萄糖與自體血小板注射。若是形成鈣化肌腱炎則可使用體外震波治療,有助疼痛改善與增進功能。改善疼痛後應積極改正不良習慣與肌力訓練,恢復肩關節的活動角度,才能避免一再復發。

 

肩夾擠症候群與五十肩傻傻分不清?

肩夾擠症候群與五十肩的症狀十分相似,都是肩膀痛與舉手痛,但最大的差別在於:五十肩是因為肩關節沾黏,手是抬不起來;肩夾擠則是抬到特定的角度 60~120 度之間,因為旋轉肌空間不足導致肌腱夾擠產生疼痛。

病症

肩夾擠

五十肩

受限角度

特定角度,可舉高但痛

卡住,舉不高

原因

夾到肌腱時疼痛

關節囊沾黏

 

肩夾擠症候群的好發族群

  • 長時間使用電腦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

  • 反覆肩膀上抬的動作者。

  • 不當重訓者。

  • 常呈現駝背的情形者。

  • 習慣長時間側睡者 。

 

肩夾擠症候群的舒緩

  • 手臂交叉伸展:

    單手手臂前伸,用另一隻手輔助拉伸過身體對側,停留 5-10 秒後換邊執行。可幫助緩解疼痛。

  • 棘上肌訓練:

    雙腳踏住彈力帶,雙手手握兩側自然垂放,向上向外抬至腹部高度,維持 10 秒後復位,10 下為 1 組,一天可作 5~6 組。

  • 肩膀活動度訓練:

    單手抬高至 90 度,順時鐘轉 5 圈後逆時鐘轉 5 圈;再抬高至 120 度執行順時鐘與逆時鐘的畫圈運動。

 

 


維力骨科 維力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


其他人也看了

  • 肩頸僵硬?簡單5招有效舒緩!
    肩頸僵硬?簡單5招有效舒緩!

    隨著高工時工作、久坐辦公及智慧手機普及,肩頸不適的盛行率顯著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約60%以上的上班族,肩頸痠痛。以下將詳細介紹 5招最簡單的舒緩方法:頸部側傾伸展、肩胛骨後縮、熱敷放鬆、指壓按摩、深呼吸調節 ......

  •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現在極為普遍,尤其久坐、低頭用手機,及長期高壓。根據美國脊骨神經協會,肩頸問題與不良姿勢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可能變為慢性疼痛、脊椎疾病、頭痛、疲勞等,以下將詳細探討肩頸僵硬的五大原因 ......

  •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