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呼吸怎麼有咻咻聲?認識急性細支氣管炎
天氣明顯轉涼,門診感冒發燒的病人也大量增加了。發現最近許多嬰幼兒咳嗽厲害、痰多、呼吸急促,而且肺部聽診有咻咻咻的喘鳴聲。看起來這兩年較少見的急性細支氣管炎又回來了!
什麼是急性細支氣管炎?
肺部的細支氣管(最小的氣管分支)發炎、黏膜腫脹、分泌物堆積,導致氣流受阻。
急性細支氣管炎是什麼造成的?
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其它像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能導致。
急性細支氣管炎有什麼症狀?
一開始類似一般感冒,可能發燒、咳嗽、流鼻水;接著咳嗽加劇、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引起呼吸困難、呼吸暫停及缺氧。症狀可以持續 2~3 週之久。
誰容易得急性細支氣管炎?
嬰兒是急性細支氣管炎高危險群,其中早產兒更容易產生嚴重的症狀。過去的研究,90% 的孩童在兩歲前都有得過 RSV,但得過以後不會終身免疫,大小孩或成人再得到 RSV 可能僅有一般感冒症狀。
急性細支氣管炎怎麼治療?
支持性療法為主,嚴重的呼吸症狀可能需要氧氣甚至呼吸器支持。藥物治療和肺部物理治療目前沒有證據能縮短病程,雖然有時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可以暫時改善症狀。
RSV 如何預防?
-
目前市面上尚未有 RSV 疫苗,但是高危險群可以使用 RSV 單株抗體降低感染風險,每月需施打一劑。目前健保給付的對象為出生時未滿 33 週早產兒、35 週以下併慢性肺病、及部份先天性心臟病病童。
-
避免二手菸。
-
持續哺餵母乳。
-
接觸嬰幼兒應勤洗手、戴口罩。
新冠大流行期間對 RSV 的影響
-
RSV 流行週期改變:原本為秋冬流行疾病,但 2021 年北半球國家卻不尋常地在春夏季開始流行,使得許多國家必須改變防治措施。
-
RSV 因新冠防疫措施而暫時沉寂、未曾感染過的孩童增加,使得大流行的風險也增加。
-
近兩年感染 RSV 的成人減少,也可能讓母親無法將抗體經由胎盤傳給胎兒,增加新生兒感染 RSV 的風險。
想看到更多育兒手記嗎?可以到 樹果園丁育兒手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FB 唷!
其他人也看了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登入中
園丁兒醫--蔡昕育 Tsai
作者
園丁醫師蔡昕育,是小兒科與兒童消化學次專科醫師,也是小樹松果兩個男孩的媽媽。 種樹養果後才知道教科書僅供參考,養小孩才是兒科醫師真正的修煉! 用兒科醫師和雙寶媽的角度,和你分享兒童健康知識、也聊聊育兒路上的大小事,讓我們一起當育兒路上的好夥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