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越來越多,到底會對骨骼會造成什麼傷害?
現在的文明病當中,頸椎疾病絕對榜上有名,因為智慧型手機的發明帶來文化上的轉變,人們低著頭開心滑手機的同時,也滑出一堆問題。在這個「機」不可失的時代,要如何保護自己的頸椎呢?
在進入正題以前,讓我們先了解滑手機對人體肌肉骨骼系統造成的影響、慢性頸痛的可能原因,以及深層頸屈肌群扮演的功能。
低頭族 的肌肉骨骼系統傷害

根據Eitivipart[1]等人的文獻回顧:
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時,上斜方肌、豎脊肌群和頸伸肌群的使用增加。對於已經有頸部疼痛的人來說,這些肌肉使用得更多且更容易疲勞。
另外,滑手機也會增加頸椎彎曲與頭部前傾的角度。
尤其當我們坐著使用手機打字發送訊息,或是長使用地滑手機,頸椎彎曲與頭部前傾的角度會隨之變大,久而久之可能會因此產生姿勢不良的傷害!
肩膀和前臂區域也會因為長時間地使用,產生肌肉的疲勞和細微傷害,疼痛閾值也會跟著降低。
對於習慣只用單手滑手機的人,比雙手操作者更容易產生肌肉骨骼系統的疼痛,且較容易得到腕隧道症候群或產生手指肌腱的毛病。
Mahmoud[2]等人的研究也指出:
對於成年人與中老年人來說,頭部前傾姿勢與頸部疼痛的相關性大,但我們尚無法定論頭部前傾姿勢就是頸部疼痛的來源。
儘管如此,以長遠的角度來看,維持良好的姿勢仍有其一定的好處。

慢性頸部疼痛的神經電生理變化
若您的頸部疼痛已發生超過三個月以上,就可定義為慢性疼痛。
慢性頸痛的原因,我們可以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思考。根據Falla[3]等人的肌電圖研究發現,當執行快速抬肩動作時,慢性頸部疼痛患者的深層與淺層頸屈肌群,相較於健康人來說,會發生肌肉收縮啟動時間延遲的狀況。
尤其,深層頸屈肌群的收縮延遲更為顯著。
慢性頸痛患者的深層頸屈肌群,喪失了正常的前饋控制(feed forward control),無法即時地提供動作時頸椎所需的穩定度。

前饋控制:可以把它視為一個人體神經系統的『先知』能力。在動作發生前,身體已經根據當下需執行的任務,事前產生穩定核心肌群的電生理訊號,準備迎接動作衝擊。
我們可以做類似的比喻:當交響樂開始演奏前,指揮家下達的起拍,就像一種前饋控制。
當頸部疼痛發生時,無論是肌肉拉傷、落枕、神經壓迫等,在急性發炎期過後,皆須經過物理治療師的評估,適時地開始從事專一性的頸部強化運動(neck specific exercise),並針對深層頸屈肌群做理學檢查與測試,預防演變為慢性疼痛。
其他人也看了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膝蓋痛比你想得更複雜!膝蓋痛就醫該注意的事
田徑場還是河濱,都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跑者和騎士,同時診間也出現越來越多膝蓋痛的人,到底該如何尋求協助與常見的膝蓋往內夾問題與治療方向......
登入中

甫銓 陳
作者
【陳甫銓的物理治療筆記】專業物理治療師,希望能藉由藉由實證醫學支持的物理治療,分享臨床經驗,讓您遠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