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與舊藥的迷思
有時候會遇到病人詢問,昨天新聞報導的那個新藥,醫院有進嗎?那麼今天醫師開的是新藥嗎?聽人家說:「新藥比較好,效果比較優,而且健保也有給付,如果醫師開的不是新藥,我要換成新藥!」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問,新的不是都比較好嗎?新的電器比較省電,新的衣服還可以降低溫度,市面上推陳出新的東西那麼多,買新的就對了!
這個說法套用藥在藥品身上,所以新藥真的有比較好嗎?其實,不盡然喔!
舊藥指的是上市比較早的藥品,已經使用很長時間,藥品作用穩定且不良反應追蹤仍在安全範圍內,在臨床治療上也有許多研究佐證其醫療用途,療效具有一定性,使用上相對安全性較高。
新藥指新上市的藥品,可能是新的治療機轉或新的用途,療效可能比舊有的藥品佳,通常是改善部份舊藥品的缺點或是發展新的治療優勢,例如:SGLT2 抑制劑為新一代降血糖藥物,但是研究證實對於心血管和腎臟一樣具有保護效果。新藥經研發到上市至少需 12~15 年以上時間,其中還要通過動物試驗及人體試驗,確認具有臨床意義及安全性後,才能申請查驗登記,最後上市使用。上市後因為使用的人比人體試驗多很多,使用後可能會出現之前沒有發現的副作用或是不良反應,因此還必須持續做不良反應追蹤,若是上市使用後曾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可能就會面臨下架的危機!新藥因為使用時間短,上市後還需要臨床追蹤,一般來說其安全性還要需要時間評估。
藥品的新舊主要在於開發時間及用途差異,新藥和舊藥各有其優缺點,沒有一定是哪個藥比較好。其實,只要是對自己的治療有幫助,能夠有效地穩定身體健康或疾病,且無發生任何不適的就算是好藥了!選擇適合自己的藥品,正確服用,注意是否出現不適症狀,就能達到最佳治療了。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登入中

藥玩家 玲玲藥師
作者
我是一個平凡的藥師,看看調劑台外的天空是我的夢想~~ 我想把藥師的功能放大一點,讓更多人可以安全用藥,不用擔心聽不懂,我只會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或文字呈現! 謝謝你們的支持,用藥路上我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