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頂神經,造成周邊痛

「肩頸痠痛」這個症狀大家一定不陌生,可以說跟感冒一樣,人人都曾得過。或許你找了很多方法要趕走它:打針、吃藥、做復健、民俗療法、國術館等等,往往你以為好了,隔天疼痛還是照常打卡上班。 

這是因為這些治療或處置幾乎都著重在「肌肉」上。肌肉鬆弛劑、消炎止痛針、電療熱敷、推拿按摩,而「肌肉緊張」卻只是這類疾病的「副作用」,換句話說:因為痛,肌肉為了保護受傷的地方而緊繃,那真正的原因到底在哪呢?真正的原因是神經壓迫造成的。其中使神經受到壓迫的最大嫌疑人就是「椎間盤」,接下來將聊到最容易產生肩頸痠痛的原因--頸椎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頸椎前彎),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向後),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這條後縱韌帶會在脊椎彎曲及旋轉時繃得更緊,這樣的張力有時可以將突出不大的椎間盤推回去,所以臨床上也有許多案例是頸椎向前彎時產生症狀,但再繼續彎下去症狀卻消失了,稱為「疼痛弧」現象。但頸椎前彎姿勢維持過久,後縱韌帶已經鬆弛到無法抵擋,椎間盤便會持續向後,壓到充滿痛覺神經的神經硬膜。

有趣的是,同一節的神經硬膜居然包含著上下各 6 節左右的痛覺神經,所以當一節椎間盤突出壓到同一節神經硬膜,就會感受到脊椎周圍產生痠痛、鈍痛,而且是有一定範圍的(上至後腦勺下至肩胛骨內側區域),聰明的各位已經發現「膏肓痛」、「肩頸痠痛」、「頭痛」就是神經硬膜被突出的椎間盤壓到產生的症狀。

隨著壓迫時間越來越長,椎間盤可能因為頭部動作的改變開始向右後方或左後方突出,這個時候可能壓到包在神經根上的神經硬膜,神經根是由脊髓向外分支的神經集合體,支配身體某一部份的感覺及運動,也就是說,疼痛範圍可能開始蔓延至肩膀,甚至上臂,直到壓迫到神經根本身,上臂疼痛還會伴隨麻、感覺異常等神經症狀。

所以當做出「頸椎前彎」更多的時候,產生的不是「疼痛弧」,而是症狀越來越往身體「周邊」(四肢)跑的「離心化」現象,代表你的椎間盤突出是相對嚴重了, 必須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或醫師的協助。

 

想知道更多,歡迎到 物治貝克|物理治療師 的 IG 看看喔!


物理治療師 物治貝克
物理治療師 物治貝克

作者

健康的生活從閱讀自己的身體開始,物理治療師便是你一路上的良師益友。在臨床工作7年的貝克,期望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將人體這本讀不完的書分享給你,再讓我們一起用最簡單的方式建造名為健康的道路。Beck to the basics !


其他人也看了

  • 肩頸僵硬?簡單5招有效舒緩!
    肩頸僵硬?簡單5招有效舒緩!

    隨著高工時工作、久坐辦公及智慧手機普及,肩頸不適的盛行率顯著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約60%以上的上班族,肩頸痠痛。以下將詳細介紹 5招最簡單的舒緩方法:頸部側傾伸展、肩胛骨後縮、熱敷放鬆、指壓按摩、深呼吸調節 ......

  •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原因 Top 5!

    肩頸僵硬現在極為普遍,尤其久坐、低頭用手機,及長期高壓。根據美國脊骨神經協會,肩頸問題與不良姿勢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可能變為慢性疼痛、脊椎疾病、頭痛、疲勞等,以下將詳細探討肩頸僵硬的五大原因 ......

  •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