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真正「健康(Wellness)」的人?六大面向一起來自我審視!(下)
上一篇〈何謂真正「健康(Wellness)」的人?六大面向一起來自我審視!(上)〉帶我們認識了了健康(Health)與健全(Wellness)的差別。今天我們要繼續看看 Dr. Bill Hettler 提出關於「健康(Wellness)」六個面向的後三個面向,也透過以下分享的內容,審視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在所有面向都是一個健康的人!
四、知識/智能(Intellectual)
教育學習及創造力是這個面向的關鍵。持續不斷挑戰自己的所相信的事情,就能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新的想法,產生有創意的思維,進而轉變為解決問題以及規劃管理的能力,同時也能減少衝突的產生。
智能健康準則:
-
最好能夠拓展和挑戰自我的思維與知識,避免自滿或拒絕成長。
-
最好能辨認出潛在的問題,並選擇正確的行動解決或收集所需要的資訊,而非被動的等待、擔憂或拖延。
五、精神/靈性(Spiritual)
在精神層面人們嘗試追求和找尋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那些不斷質疑自己的存在、價值觀和信仰,同時又對他人的精神信仰保持寬容和開放的人,對宇宙有著深刻的理解。一個人應該努力讓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信仰、價值觀保持一致,以實現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準則:
-
盡量選擇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並且容忍他人不同的信仰,而不是用封閉、不寬容的思惟看待。
-
試著過好每一天,遵循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而不是做那些不真實又縹緲的事情。
六、情緒(Emotional)
情緒健康是識別和接受感覺和情緒的能力。一個可以自由表達自己感受的人,會找到更有意義的關係,並且能夠以成熟和清晰的方式處理衝突,同時也是一個人在理解和回應自己感受的同時接受他人感受的能力。
情緒健康準則:
-
最好能夠意識到並接受自我的感受,而非否認和拒絕面對情緒。
-
最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而非用悲觀的角度看世界。
上述關於「健康(Wellness)」的六個面向可以發現,不只是指肉眼看得到的身體健康,還包含了許多抽象的情緒、精神、社交等,涉及自我存在價值及自我實踐,若發現自己在某些範疇當中並不是處於「滿意或良好」的狀態,全人健康就會缺少一個部分,而且長期下來,不同面向也會相互連動影響,現在先從看見問題開始,慢慢找到方法去改善和解決,一起成為真正「健康的人」吧!
*資料參考並編譯自Hettler, B. (1976). The six dimensions of wellness. National Wellness Institute.
想看更多圖文,可以到 𝐇𝐢𝐁𝐨𝐝𝐲 嗨健康 | 物理治療 𝐱 運動 |看看唷!
也可到 HiBODY 嗨健康 最貼近你生活的圖解健康學 看更多健康專欄文唷!
其他人也看了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上)認識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狀最有名是疼痛弧,只有在60-120度才比較疼痛,在接近頭部的角度好像又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夾擠所造成的肌腱炎越來越嚴重甚至斷裂,就有可能會造成全部角度都會疼痛......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登入中
HiBody 嗨健康 物理治療師
作者
HiBODY嗨健康的品牌創辦人,以插畫為主軸的圖文創作,分享最貼近你生活的圖解健康學!想要遠離腰痠背痛、運動傷害與姿勢不良,歡迎追蹤她的Instagram帳號:@hibody_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