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瑜伽教你輕鬆均衡飲食
提起瑜伽,我們自然會浮現一系列奇妙的身體姿勢,但你知道嗎?其實瑜伽並不僅限於身體動作,而是一套有助於身心均衡發展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含了飲食的智慧。
或許你曾聽說過「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的說法,這句話正是瑜伽飲食觀的寫照,你吃進去的東西,造就了你所是的樣子——你是否活力充沛、有什麼樣的性格、容易因為什麼而煩惱⋯⋯等等,其實都以超乎你想像的程度,受到飲食偏好和營養狀態的影響。
在注重健康且資訊發達的現代,我們很容易就能取得各種營養素的功效和搭配。那麼在沒有這些知識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調配均衡飲食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秒懂的直觀三分法
懶人們有福了,瑜伽傳統教給我們許多關於植物(因為傳統瑜伽士都是素食主義者)的直觀分類方法,不需要計算卡路里、也無需背誦營養素功效!其中最簡單的應該就屬「依據食用部位的生長高度」來區別的三分法:
陽光食物:
生長在離地大約一公尺以上的高度,它們從太陽吸收到的能量最多、從大地吸收到的能量最少。這類食物能夠提升我們的覺知力,並使我們的身體和神經系統運作得更加敏捷而輕盈。大部分的水果和堅果即屬此類,如:蘋果、香蕉、椰子、芒果、檸檬、杏仁、黑胡椒、椰棗等。
地面食物:
生長在離地大約一公尺以下的高度,它們從大地吸收到的能量要更大於來自太陽的能量,這類食物通常營養含量高,具有淨化排毒的功用。部分水果和堅果、穀類、豆類和綠色蔬菜即屬此類,如西瓜、葵花籽、綠豆、黃豆、米飯、麵包、芹菜、香菜、花椰菜、黑芝麻、青椒、辣椒等。
地底食物:
生長在土壤裡、地底下,它們吸收了大量來自大地的能量,也間接吸收到太陽的能量。這類食物具有療癒性質,並且很大程度補充了繁忙工作、社交應酬,或體力勞動所需要的能量。如:地瓜、馬鈴薯、結頭菜、甜菜根、蘿蔔、大蒜、薑、洋蔥等。
自我評估:
在了解上述分類原則後,就可以先靜下心對自己做一番自我評估:
→前者適合增加陽光食物,後者適合增加地底食物。
→前者適合增加地面和地底食物,後者適合增加陽光和地面食物。
→檢視過去攝取這三類的食物的比例大致是如何?未來嘗試每餐或每日均衡攝取。
健康飲食心法
在了解如何搭配均衡的飲食後,也建議遵循以下原則,才能讓健康飲食事半功倍喔!
其他人也看了
腰痛膝蓋痛,有可能是髖關節失能導致
常見到髖關節在被動評估角度的時候,明顯受限卡卡,無法流暢轉動,髖關節損傷原因可能來自:周邊構造彈性減弱、不對稱長短腳與髖關節肌肉不平衡......
落枕其實是椎間盤突出!落枕拉脖子有效嗎?
每個人一生中一定都會得過的一種病-「落枕」,其實也是椎間盤突出。一個晚上的不對稱姿勢,也會讓椎間盤漸漸突出......
肩頸痠痛、膏肓痛、手臂痛?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就像裝了水的皮球,承載著來自上下兩節椎體的壓力,當壓力不平衡的時候,椎間盤就會被推向一邊,但在椎體後方有一條強壯的韌帶-後縱韌帶會擋住向後突的椎間盤......
登入中
昆達里尼瑜伽教師 Bachitar
作者
昆達里尼瑜伽認證教師,瑜伽課程即席譯者,瑜伽教材譯者。接觸瑜伽已近十年,但依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初學者。喜歡以文字分享所學,希望通過簡明、易操作的形式,傳遞瑜伽傳統智慧的實用之美,好讓內外紛忙的人,都能行有餘力地珍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