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走路更省力?3個訓練走路「推進力」的小運動(上)
曾經在影片中介紹過走路的推進力,所以有許多人私下來詢問該怎麼樣走路,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怎麼訓練走路的推進力,讓自己走起路來更省力吧!
首先必需先了解:什麼是走路的推進力?其實就是 Windlass Effect (絞盤機制),是指當走路往前每踩一步時,腳都會不斷地變形,讓足底筋膜被動的拉長跟縮短,而在不斷拉長跟縮短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個往前的推進力。

然而在走路過程中,足底肌肉無力、小腿沒力或任何有足部問題的人,是無法產生 Windlass Effect 的,那此時的足底筋膜就只能被迫在拉長或縮短的地方出力,就產生了所謂的「足底筋膜炎」、「足跟痛」。

而大多數足底筋膜發炎的人,只針對發炎的部分做處理,但卻沒有想過重複發炎的原因,所以本篇文章想給大家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不管是扁平足或是高足弓的人,都不代表你的腳有任何的問題,你的足底筋膜炎也不一定是扁平足所引發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扁平足,但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足底筋膜炎;而天生沒有扁平足,因久坐、少走路,導致足底肌肉萎縮,反而會產生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的問題。所以大家不要一直沈浸在要矯正扁平足的迷思裡,很有可能你本來沒有扁平足,純粹因為你的足底肌肉變小或是萎縮看起來像扁平足的樣子唷!

最後要跟大家介紹三個跟推進力有關的訓練,首先會先喚醒小腿的力氣,接著再做功能性的訓練,因為小腿跟足底筋膜是連在一起的,所以足底筋膜是否有彈性跟小腿的力量大不大是很有關係的,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首先第一個要練的是:比目魚肌
首先雙手輕扶在牆壁上,膝蓋微蹲,大概 10 度左右即可,然後把腳跟慢慢立起,這時要特別注意,須把腳墊到最高,確定墊到最高後,再控制速度慢慢把腳放回地板上,然後再重複墊起。


在反覆墊來和慢慢放下的過程中,膝蓋都需要保持微彎的狀態,然後手也需維持在輕扶牆面的狀態,動作重複 20~30 下即可。
若一開始在練時,光這個動作都沒辦法站穩,或是都墊在小拇指或外側腳掌上,這都是錯的,一定要重新調整,確定你是墊在第一根大拇指跟第二根趾頭上再慢慢放下。
此動作已經開始重建腳跟的活動度跟控制力了,之後會再跟大家分享第二跟第三個運動,每天只要花一些時間,循序漸進的鍛鍊,走路會越來越省力唷。
想直接看所有訓練動作的影片,可以到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的頻道 唷
其他人也看了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登入中
Veronica Rehab 物理治療師
作者
致力分享分享物理治療小知識、大觀念新研究的物理治療師。身體的知識只會不斷的創新變化,唯有不斷的更新,才能更了解自己。歡迎追蹤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eronicareh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