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痛嗎?上背痛常見的 5 大病因與症狀

靠牆舉手運動,預防上背痛

「膏肓」一詞在生活中原本只是青春期的過客,大考結束就甩到九霄雲外了。但隨著文明病的發達,「膏肓」的鬼影幢幢可是時常伴身旁。「膏肓痛」的白話其實就是上背痛,上背疼痛起來可是會連呼吸都痛,上背痛的原因與症狀有哪些?又該如何改善與治療呢?

 

膏肓痛(上背痛)是什麼?

背肩胛神經是頸椎第五節神經根的分支,從頸椎分支後沿著肩胛骨向下,通過提肩胛肌與菱形肌的下緣,這個位置便是所謂的「膏肓」。背肩胛神經負責控制提肩胛肌與菱形肌,可做出上舉與內夾的動作。使用手機或電腦時,頭部會不自覺得越來越往前、越來越低,身體會呈現圓肩、聳肩、烏龜背、烏龜頸等之姿,而這些動作會壓迫頸椎,產生肩頸痠痛、肩頸僵硬、上背痛等症狀。

 

上背痛的原因?

造成上背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背肩胛神經夾擠佔多數。其他的病因分別有

  • 姿勢不良:筋膜、肌肉緊繃。

  • 背肩胛神經夾擠。

  • 頸椎:椎間盤突出。

  • 胸椎:小面關節退化。

  • 其他:內臟疼痛轉移。

造成背肩胛神經夾擠的原因?

  1. 過度使用、姿勢不當:

    會造成韌帶、神經組織張力過大,拉扯磨損神經,造成神經腫脹、發炎,長期下會產生慢性神經病變。如長期聳肩使頸前肌肉過於緊繃,會連動第一節肋骨上提,擠壓背肩胛神經因而發炎。

  2. 局部壓迫:

    當椎間盤突出、椎體滑脫、或骨刺發生時,會使頸椎第五節的神經根產生壓迫,其分支背肩胛神經會連帶產生疼痛感。

  3. 關節退化:

    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下,造成第三至第五節肋骨與胸椎相連處的關節退化,結構不穩定下,肌肉為穩定關節會產生極大的張力,便會擠壓、拉扯背肩胛神經。

 

上背痛的症狀

  • 頸部痠痛、僵硬、腫脹,疼痛擴散至上背。

  • 上背區域有痠、痛、腫脹感(緊緊的)。

  • 膏肓處有壓痛點。

  • 嚴重時出現麻、肌力無力衰退。

 

上背痛怎麼辦?上背痛的治療

綜觀下,上背痛的病因多元,症狀模糊、相似,且研究指出患者也非單一病因,所以診斷上除了 X 光、超音波等影像檢查外,還須配合激痛點與壓痛點等理學檢查,以確保病因,給予正確的治療。

  • 儀器復健治療:

    熱敷、電療、雷射治療。

  • 徒手治療:

    找出問題的動作與肌肉,進行復位與放鬆筋膜、增加關節活動度、恢復動作功能、解除疼痛。

  • 體外震波:

    非侵入性治療,以放鬆筋膜、恢復組織彈性、緩解疼痛。

  • 增生治療:

    高濃度葡萄糖/PRP 自體血小板注射:超音波導引下,注射至頸椎周圍韌帶及小面關節內,進行修復、解除神經壓迫;針對關節修復增加穩定性。也可注射低濃度的葡萄糖,放鬆筋膜與穩定神經。

症狀

治療

姿勢不良:筋膜、肌肉緊繃

姿勢矯正/徒手治療

背肩胛神經夾擠

神經解套注射

頸椎退化、胸椎退化

增生治療/高頻熱凝雷射

內臟疼痛轉移

影像/抽血檢查由對應專科處理

 

上背痛的改善

治療症狀獲得改善後,應鍛鍊核心肌群,減少肩頸代償,並改善姿勢,根除病源。

  • 上背痛運動訓練

    1. 肩關節穩定訓練:將彈力帶固定,兩手握彈力帶,約腰部高度,往身體兩側方向拉,感受肩胛骨收縮,停留約 2 秒,回復起始姿勢,可重複 20~25 次,一天 3 組。

    2. 下斜方肌訓:練背靠牆,腳可以向前一小步,膝蓋微彎,腰貼在牆面或是保持一個手掌的空隙,兩邊肩胛骨貼在牆面上,作出像投降的姿勢,手肘、手腕盡可能也貼住牆面,,沿著牆面慢慢向上滑動,到所能的最高點時再慢慢往下,過程中保持手不離開牆面,來回 15 下為一組,一天可作三組。

  • 肩頸舒緩:

    每個動作配合呼吸緩緩進行,拉伸至極限時,停留 10 秒再放鬆,反覆可做 10 次,過程中不應該產生疼痛。

  • 正確姿勢

 

 


維力骨科 維力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

我們是在板橋在地深耕的骨科診所,創立疼痛維基百科與維力復健小教室,與患者分享醫學知識與復健運動影片,促使醫護與患者在進行醫療決策前,能共同享有現有的實證醫療結果,結合病人的偏好跟價值,提供病人所有可考量的選擇,達成知識、溝通、尊重。


其他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