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姿勢:骨盆歪、膝蓋卡卡,看步態就知道!5 步驟正確走路(下)
有意識地正確走路 增強體力愈走愈健康
若是長期使用錯誤的走路方式,容易造成身體歪斜、引發痠痛,日本甚至有專門教走路的教室,張高華說,現在許多人都是沒有用腦走路,若是能有意識地正確走路,才能愈走愈健康。
整個步態週期大致包含:著地期、站立期、推進期,著地期是由腳跟著地開始到整隻腳接觸地面,之後進到站立期,接著腳跟離地到腳趾離地,進入到推進期,也就是腳離地在空中擺盪準備踩下一步的過程,走路也就是以上動作不斷循環而成。
張高華提醒,走路踏地時不應讓腳跟撞擊地面,應該是慢慢重心前移,讓重心從腳跟轉移到腳底,接著重心移至拇趾,但腳趾離地時不應過度用力,以前端為支點推進。
5 個步驟,矯正你的走路方式
注意事項:
-
走路時應全程將上半身脊椎保持穩固中立,小腹微收,左右肩胛骨自然收攏,腰背不要蜷曲或過度前挺,想像有一條線在頭頂將人微微上拉。
-
雙手臂自然擺動,保持平衡穩定,年長者減少擺臂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
雙腳呈 11 字型,推進時大腿臀部出力,注意膝蓋不能完全打直。
-
著地期:
著地期腳跟著地,身體微微前傾,進入重心轉移。
-
站立期:
腳掌踩穩,重心開始轉移,站立期後期臀肌開始發力從姆趾球推出,小腿肌群發力。
-
推進期:
大腿抬起進入跨步擺盪期。
原文出處: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陳弘璋攝
其他人也看了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登入中
康健 雜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