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後卻無法放下?看懂四點要素也許可以讓你更清醒(下)
當關係結束後,長達一年的時間都無法放下對方,也無法開展其他關係,有些人會說,因為從未這麼愛一個人,有些人會說因為不甘心、捨不得,但究竟是不夠愛自己,還是愛到失去自己呢?
其實,在關係裡,不會只有單純對愛情的憧憬與渴望,如果如此單純,那麼許多愛消失的伴侶往往可以乾脆地分開,這意味著即使一段關係愛情消失,卻有許多關係的附加價值,也是每個人會重視的,但自己不一定會意識到。
上一篇〈失戀後卻無法放下?看懂四點要素也許可以讓你更清醒(上)〉,提到了前兩個要素,今天要再分享另外兩個要素。
三、失戀後藕斷絲連,會創造更大的痛苦
思念與心神投注,所有花上的時間都是對生命的投資,因此將對方視為人生目標,將擠壓經營自己或專注專業的時間,而若對方是個心智健康的成年人,往往不歡迎這種感覺,就像你也不會希望你的父母將自己視為他們的人生目標一樣。因為那是一台隱形的 CCTV 總是如影隨形,到哪都要知道細節,不得隱瞞也不得喘息。
當從這樣的關係離開時,你會難以承受人生的空洞。不夠愛自己的概念,是腦袋清楚知道關係結束,即使對方話中不斷有隱含的訊息帶給你希望,但自己不能承認與捍衛自己對愛的渴望,為自己斬斷不切實際的希望,華麗轉身,往往是因為太用力愛對方,導致無法承受分離後心碎的撕裂感,但這份感覺往往根源自太多時間你的心思黏著在對方身上。
藕斷絲連最終總是會迎來最後的分離,那份讓你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可能是對方結婚了或有孩子了,自己依舊要經歷柔腸寸斷的痛苦,最終是套牢到最後連壁紙都不如的股票,沒有任何贖回的價值,而你可能已經花上五年十年,那些多數人視為黃金的年華。
如果遲早要心碎,那又何必持續緩慢地凌遲自己,這是否是一種習慣傷害自己,才感覺自己活著?
四、失去男友/女友的稱謂後,找不回自己
許多人在關係中認識自己,這是華人容易出現的「關係自我(relational self)」大於「個體自我(individual self)」,習慣用男友或女友的身份定義自己,即使很多人說原本單身時候的自己是多麽自在與開心,卻在進入關係後,就失去自主獨立的能力,有時候進入關係,會喚醒人們藏在心底深處的需求,被照顧、被呵護的渴望,因此心智有時會暫時退化到早期嬰幼兒的狀態,來尋求更多照顧,但健康的關係要能擁有彈性,彼此要能當大人、小孩、也要能有成人的狀態,關係才不會傾斜。很多時候找不回自己,是太長時間待在「大人」中,認為需要照顧對方的自己才有價值,或者需要對方聽自己的等等,太長時間待在「小孩」中,就會渴望依賴,有任何情緒都難以獨立承擔,需要對方的陪伴與照顧才有辦法生活。
找回自己在於,當關係結束後,經歷失落悲傷,能重新安排生活重心,校正自己的身心能量,在關係裡投注的能量,接下來要轉換投注的方向,也就是要走適應的過程,讓自己身心都準備好面對與承擔對方不在的世界裡,有能力獨立生活。
親愛的,你可以決定自己的生命要活成什麼樣子,當專注在愛自己的時候,當願意好好觀察自己的思維,而非總是聚焦在對方曾經說過什麼,如此,才能在關係結束後,真正透過自己看見希望。
其他人也看了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手麻無力找上門?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疼痛、手臂冰冷無力可能源於「胸廓出口症候群」(TOS),常因不良姿勢或反覆動作導致壓迫。TOS分為血管型與神經型,可透過簡易測試檢測並搭配居家運動舒緩症狀......
手舉不起來不一定是五十肩!(下)預防肩夾擠的三個動作
肩夾擠常因駝背和肌肉失控導致肩峰下空間減少。缺乏前鋸肌和下斜方肌的協同作用增加夾擠風險,應加強預防並恢復肩峰下的空間......
登入中
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作者